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2700236) U+5F35⿰弓長

異體字表(238)(7355)

正 字 表()

1. zhāng, zhàng

【寅集下】【弓字部】:〔古文〕弡【唐韻】陟良切【集韻】【韻會】中良切,帳平聲。【說文】施弓弦也。【禮·曲禮】張弓尚筋。【儀禮·鄕射禮】勝者執張弓。 又【廣雅】大也。【詩·大雅】孔修且張。【書·康王之誥】張皇六師。 又【廣雅】施也。【史記·武帝紀】張羽旗,設供具,以祀神君。 又【廣韻】開也。【老子·道德經】將欲翕之,必故張之。 又【韻會】設也。【史記·曹相國世家】取酒張坐飮。 又施絃曰張。【前漢·董仲舒傳】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 又羅取鳥獸曰張。【周禮·秋官·冥氏】掌設弧張。【註】弧張,罿罦之屬。【後漢·王喬傳】自縣詣臺朝,輒有雙鳧飛來,舉羅張之,但得一隻舄焉。 又計物之數曰張。【左傳·昭十三年】子產以幄幕九張行。【後漢·明帝八王傳】寵有彊弩數千張。 又星名。【史記·律書】西至于張。張者,言萬物皆張也。【天官書】張素爲廚,主觴客。【正義】張六星,六爲嗉,主天廚飮食,賞賚觴客。 又譸張,誑也。【書·無逸】民無或胥,譸張爲幻。 又蹶張,以足張弩也。【前漢·申屠嘉傳】以材官蹶張。【註】如淳曰:能脚踏强弩張之,故曰蹶張。師古曰:今之弩,以手張者曰擘張,以足張者曰蹶張。 又乖張,相戾也。【司馬貞·補史記序】其中遠近乖張。 又姓。【廣韻】本自軒轅第五子揮,始造弦,實張網羅,世掌其職,後因氏焉。風俗通云:張王李趙,黃帝賜姓也。出淸河,南陽,吳郡,安定,燉煌,武威,范陽,犍爲,沛國,梁國,中山,汲郡,河內,高平十四望。【詩·小雅】張仲孝友。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知亮切,音帳。【廣韻】張施。【集韻】𨻰設也。【周禮·天官·掌次】掌凡邦之張事。【前漢·王尊傳】供張如法而辦。 又【韻會】自侈大也。【左傳·桓六年】隨張必棄小國。【釋文】張,豬亮反。 又張絃之張,亦音帳。【嵆康·琴賦】伶倫比律,田連操張,進御君子,新聲㺒亮。 又與脹通。【左傳·成十年】晉侯將食張如厠。【註】張,脹滿也。 又與帳通。【史記·高帝紀】復留止張飮三日。【註】張,幃帳也。 又【左傳·僖十五年】隂血周作,張脈僨興。【疏】血旣動作,脈必張起,故言張脈也。【釋文】張,中亮反。 又雄張。【後漢·班超傳】于寘王雄張南道。【註】雄張,猶熾盛也。張,丁亮反。康熙字典

正字

[] 张 U+5F20

    異體字

    [1] 弡 jué, zhāng (238) U+5F21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 張仲(13847) / 弡仲(52)

      爵之間賔與兄弟交錯相醻卒爵者酌之以其所尊亦交錯而巳又無次也中張仲反又一夲作人賔之初筵温温其恭箋云此復言𥘉筵者旣祭王與族人燕漢·毛詩[毛亨]【四部叢刊景宋本】

      重二斤十有四兩有流有鋬四足銘十有三字曰弡伯者恐其姓與諡也然有弡仲作寳簠則又知弡之一族爾此稱伯彼稱仲昆季之序也宋·宣和博古圖[王黼]【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 张 zhāng (7355) U+5F20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 張俊(8577) / 张俊(37)

      可令更徃軍前恐我之虚實反為金得上然之公遂疾驅臨江召大帥韓世忠張俊劉光世與議且勞其軍将士見公来勇氣十倍公既部分諸将留鎮江節度之宋·三朝北盟會編[徐夢莘]【清許涵度校刻本】

      江西制置大使李網湖南呂頣浩兼營田大使辛丑詔宣撫使劉光世韓世忠张俊兼營田大使招討岳飛宣副吳玠兼營田使壬寅安撫使郭浩等兼營田使都宋·玉海[王應麟]【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張掖(11198) / 张掖(19)

      奴二千餘里過居延視地形不見虜還拜為騎都尉將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張掖以備胡數年漢遣貳師將軍伐大宛使陵將五校兵隨後行至塞㑹貳師還上漢·漢書[班固]【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萬人戍田之注師古曰閒田始開屯田也李陵傳陵將勇敢五千人敎射酒泉张掖以備胡數年復留屯张掖鹽鐵論北邊置田官以赡諸用而猶未足縣曰效穀宋·玉海[王應麟]【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張衡(18066) / 张衡(44)

      七諫者東方朔之所作也昔枚乗作七發傅毅作七激張衡作七辯崔駰作七依曹植作匕啓張恊作七命皆七諫之𩔖李善云七發者漢·楚辭[王逸]【四部叢刊景明翻宋本】

      意造端麗旨腴詞上薄騷些蓋文章領袖故為可喜其後繼之者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辯崔駰七依馬融七廣曹植七啟王粲七釋張協七命之類規仿太切了無宋·容齋隨筆[洪邁]【清修明崇禎馬元調刻本】

    • 張璁(3859) / 张璁(10)

      十一月冊順妃張氏爲皇后先是上與大學士張璁議冊立中宮事璁以天子有后所以共承宗廟不宜久虚上曰君子所配必求明·國朝典彙[徐學聚]【明天啓四年徐與參刻本】

      賊於狼山盡殲之  (舊 志)           大学士张璁議毁天下學官        穆宗           神宗民國·泗陽縣志[李佩恩]【民國十五年鉛印本】

    • 督張(7587) / 督张(69)

      維年月朔日中散大夫洪州都督張九齡謹遣倉曹𠫵軍李某以醢脯之奠敬祭于故宋國公之靈惟公世載賢宋·文苑英華[李昉]【明刻本】

      其利詔與姜師度邵宏等爲使築裁三旬畢志開元五上還治柳喴兼營州都督张九齡曰慶禮城營州士□數千無曱兵强衞指期而往不失所慮遂罷海運邊宋·玉海[王應麟]【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張晏(7471) / 张晏(28)

      烏路反叱昌栗反咤卓嫁反或作吒喑噁懐怒氣叱咤發怒聲孟康曰廢伏也張晏曰廢偃也然不能任屬賢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漢·史記[司馬遷]【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漢地理志秦孝公用商群制轅田開阡陌轅與爰同易也注张晏曰周制三年一易以同美恶孟康曰三年爰土易居古制也末世浸廢商鞅復宋·玉海[王應麟]【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張良(14615) / 张良(59)

      求見説上曰陛下取天下與周異而都雒陽不便不如入關據秦之固上以問張良良因勸上是日車駕西都長安師古曰凡言車駕者謂天子乘車而行不敢指漢·漢書[班固]【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入關據秦之固或曰雒陽東有成皋西有殾龜背河鄕洛其固亦足恃上以問张良良因勸上曰雒陽中小不過數百里四面受敵非用武之國夫□中左殾函右宋·玉海[王應麟]【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張公(47703) / 张公(155)

      將歸舊疆善曰陸機洛陽記曰承明門後宫出入之門吾常恠謁帝承明廬問張公云魏明帝作建始殿朝會皆由承明門毛詩曰逝將去汝舊疆鄄城也時植雖南北朝·六臣注文選[蕭統]【四部叢刊景宋本】

      詩謁帝承明廬注陸機恪陽記曰承明門後宮出入之門常怪謁帝承明廬問张公云魏明帝作建始殿朝會皆由承明門晉宮閣名洛陽有承明門魏楊修許昌宋·玉海[王應麟]【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張湛(2388) / 张湛(14)

      西至扶風椎牛上苟諫冢帝聞之意不平問公卿曰奉使如此何如太中大夫張湛對曰仁者行之宗忠者義之主也仁不遺舊忠不忘君行之高者也帝意乃釋南北朝·後漢書[范曄]【百衲本景宋紹熙刻本】

      候周司門每門下士三人干寶曰如今門候蔡質漢儀門候見校尉執板不拜张湛爲太中大夫居中東門候舍郅鄲爲上東城門候洛愓城北面北頭門帝出獵宋·玉海[王應麟]【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張孚(2575) / 张孚(14)

      世廟嘗語張孚敬曰君臣之際固不可不嚴此在朝之當愼他處則猶家禮然且漢文之召賈明·典故紀聞[余繼登]【清畿輔叢書本】

      已訖於正德則獻皇於孝宗實爲兄終弟及陛下承獻皇之统當奉之太廟今张孚敬乃别創世廟永不得與昭穆之次是幽之也上大怒謂其毁上訕君大肆不明·萬曆野獲編[沈德符]【清道光七年姚氏刻同治八年補修本】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74376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7 6: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