秈 (3242) U+79C8⿰禾山
異體字表 籼(190) 䄽(94) 𦱑(0)
正 字 表 籼(簡)
1. xiān
【午集下】【禾字部】:【廣韻】【集韻】相然切,音仙。【揚子·方言】江南呼稉爲秈。或作䄽。康熙字典
正字
[簡] 籼 U+7C7C
異體字
[1] 籼 xiān (190) U+7C7C 异体字字典
秈米(347) / 籼米(51)
蠲折然所収之稻水浸虫傷不能盡炤常年米色其應輸漕南二項請以江楚
秈米 隨便交兌方可免完臣因目擊災傷無能挽救請蠲請賑更請緩征而尤萬不淸·忠貞集[范承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蠲折然所收之稻水浸蟲傷不能盡照常年米色其應輸漕南二項請以江楚
籼米 隨便交兌方可勉完上供云云 以上三疏俱奉旨勅下該部速議施行時被淸·(康熙)德清縣誌[侯元棐]【傳鈔清康熙十二年刻本】秈稻(265) / 籼稻(6)
稻說文稌也今俗槪謂黏者不黏者未去糠曰稻稬稻
秈稻 秔稻皆未去糠之稱也旣去糠則曰稬米曰秈米曰秔米古謂黏者爲稻謂黏淸·(光緒)吉林通志[李桂林]【清光緖十七年刻本】以供祭祀故又异其名曰穄 稌也今俗概謂粘者不粘者未去糠曰稻糯稻
籼稻 粳稻皆未去糠之稱也既去糠則曰糯米曰籼米曰粳米古謂粘者爲稻謂粘淸·説文解字注[段玉裁]【清嘉慶二十年經韻樓刻本】秈粳(18) / 籼粳(16)
著為例 浙江通志 六年十月奉 旨收漕不必較論米色準令紅白兼收
秈粳 並納永著為例 浙江通志 七年二月奉 旨本年額徵地丁屯餉錢糧蠲淸·(光緒)重修嘉善縣志[江峰青]【清光緒十八年刊本】正己酉年為始江浙徵收漕米但擇乾圓潔淨不必較論米色準令紅白兼收
籼粳 並納永著為例特諭雍正十三年七月初十日欽奉 上諭浙閩江西等省有淸·(光緒)嚴州府志[吳世進]【清光緒九年增修重刊本】粳秈(25) / 粳籼(13)
白稻 五月種八月熟皮芒米白又一種九月熟曰晚白又名蘆花白 黃
粳秈 五月種九月熟 紫芒稻 五月種九月熟紫穀白粒張方平詩鱸膾飯紫淸·(乾隆)長洲縣志[李光祚]【清乾隆十八年刻本】白稻 五月種八月熟皮芒米白又一種九月熟曰晩白又名蘆花白 黃
粳籼 五月種九月熟 紫芒稻 五月種九月熟紫穀白粒張方平詩鱸膾飯淸·(乾隆)元和縣志[許治]【清乾隆二十六年刻本】糙秈(29) / 糙籼(9)
入租糧三百四十三石七斗二升六合二勺五秒糙粳米四十九石九斗五升
糙秈 米一百二十九石八斗九合小麥一百一十一石七斗一升二合七勺五抄豆元·(至順)鎮江志[俞希魯]【清嘉慶宛委别藏本】局二次奉撥高梁一千石 四月初七日由什貼局奉撥東漕米三百二十石
糙籼 米一百八十石 六月二十二日由什貼局奉撥高梁二百石 七月十三日淸·(光緒)續修隰州志[崔澄寰]【清光緒二十四年刊本】收秈(36) / 收籼(13)
永著為例 浙江通志 六年十月奉 旨收漕不必較論米色準令紅白兼
收秈 粳並納永著為例 浙江通志 七年二月奉 旨本年額徵地丁屯餉錢糧淸·(光緒)重修嘉善縣志[江峰青]【清光緒十八年刊本】雍正己酉年為始江浙徵收漕米但擇乾圓潔淨不必較論米色準令紅白兼
收籼 粳並納永著為例特諭雍正十三年七月初十日欽奉 上諭浙閩江西等省淸·(光緒)嚴州府志[吳世進]【清光緒九年增修重刊本】白秈(96) / 白籼(8)
白早熟曰早黃川卽早白稻粒大性輭曰晚黃川又有曰晩靑米長性硬曰紅
白秈 粒大而佳曰早紅蓮早熟曰救公飢亦曰金升稻曰拖犂歸圓硯見收曰粃六淸·中外農學合編[楊鞏]【清光緖三十四年刻本】秥也米白早熟曰早黃川粒大性軟曰晚黃川又有曰晚青川米長性硬曰紅
白籼 粒大而佳曰蚤紅蓮蚤熟曰救公飢曰拖犁歸圓碩見收曰粃六升瘦長雪色淸·(光緒)靖江縣志[葉滋森]【清光緒五年刻本】
[2] 䄽 tiǎn, xiān (94) U+413D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元·六書故[戴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集韻[丁度]【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㲔博雅㲔㲔罽也躚蹮𨇤跰躚猶蹣跚也或省亦作𨇤硟擣繒石廯廩也
宋·類篇[司馬光]【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作年年又襧因切又乃定切闕人名周景王弟年夫唐武后作 文二重音二
明·正字通[張自烈]【清康熙二十四年清畏堂刻本】: 潰也本作 篆作 他點切音忝鄕名扗濟北蛇丘縣
金·五音集韻[韓道昭]【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僊僊舞皃 古文 㲔 㲍罽也䉳竹名又音廯苮草名似莞躚蹮𨇤舞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