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 (6949) U+78BC⿰石馬
異體字表 码(19) 馬(2711157)
正 字 表 码(簡)
1. mǎ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正韻】莫下切【集韻】母下切,音馬。碼碯,石似玉。亦作瑪。康熙字典
正字
[簡] 码 U+7801
異體字
[1] 码 mǎ (19) U+7801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2] 馬 mǎ (2711157) U+99AC 汉语大字典
碼頭(2846) / 馬頭(19023)
國語辭典·馬頭: 舊時水岸泊舟,商船聚會的地方。即現在的
碼頭 。見「碼頭 」條。《資治通鑑.卷二四二.唐紀五十八.穆宗長慶二年》:「於黎陽築馬頭 ,為渡河之勢。」元.胡三省.注:「附河岸築土植木夾之至水次,以便兵馬入船,謂之馬頭 。」《儒林外史.第五一回》:「船家解了纜,放離了馬頭 ,用篙子撐了五里多路,一個小小的村落旁住了。」未允贖回因其時市價已漲至一百二十兩爲經理所阻耳另南十六舖余有
碼頭 地一叚置本造房計元一萬六千兩局員不知其地大小屢屢來索其實不過淸·徐愚齋自叙年譜[徐潤]【民國十六年香山徐氏本】澠池郡領縣一俱利北澠池太和十一年置有
馬頭 山俱利城生耳山南北朝·魏書[魏收]【清乾隆武英殿刻本】碼瑙(61) / 馬瑙(374)
源容美界出畣刀溝 三眼泉縣東百五十里老鴉溪縣東南百六十里
碼瑙 湖縣東南百八十里鴛鴦峽縣東南百五十發源白水河盤山旁有黑洞巖若淸·(同治)增修施南府志[松林]【清同治十年刊本】名工食同府學 喂馬草料銀各陸兩全裁 看燭銀同府學 六縣長楓夾
馬瑙 石六百丈北峽關天堂白沙後部小孤溪江師林楊灣十一廵檢司 每員原淸·(康熙)安慶府志[張楷]【清康熙六十年刊本】鐵碼(39) / 鐵馬(3649)
定銀四萬二千六百兩添築攔潮石壩湊長一百丈四尺劵洞方墩二十五座
鐵碼 頭長十二丈三尺六寸連石階鐵椿鐵梯鐵柱鐵梁鐵房等項包定銀十二萬淸·李文忠公奏稿[李鴻章]【民國景金陵原刊本】取高平志敗仍停涇部延伯既破秦賊乃與寶夤率衆會於安定甲卒十二萬
鐵馬 八千匹軍威甚盛醜奴置營涇州西北七十里當原城時或輕騎暫來挑戰大南北朝·魏書[魏收]【清乾隆武英殿刻本】碼腦(15) / 馬腦(823)
酒盃濃琥珀薄洙曰本草琥珀是千年茯苓所化言酒色如號珀也冰漿椀碧
碼腦 寒洙曰陸機苦寒行渇飲堅冰漿○鄭曰碼音馬碯乃老切石次玉○夢符曰唐·分門集注杜工部詩[杜甫]【四部叢刊景宋刊本】主家陰洞細煙霧留客夏簟清琅玕春酒杯濃琥珀薄冰漿椀碧
馬腦 寒誤疑茅堂一云屋過江麓已入風磴霾雲端自是秦樓壓鄭谷時聞雜佩聲唐·杜工部集[杜甫]【續古逸叢書景宋本配毛氏汲古閣本】石碼(549) / 石馬(8262)
内凡廣八十里袤五十里 東至鎮海衛海門巡檢司六十五里西至祖山舖
石碼 一十五里南至南靖漳浦交界馬口橋四十里北隔大江至青礁一十里又至淸·(乾隆)海澄縣志[陳鍈]【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在縣東四十五里阮臺鄉
石馬 村墓南二十步文字缺落惟首尾存訪碑録宋·寳刻叢編[陳思]【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碼法(55) / 馬法(7006)
地席按英美丹比奥日本各國四十
碼法 布各國三十六邁淸·約章成案匯覽[顔世清]【清光緖上海點石齋石印本】無過家一人故一鄉出一軍鄉爲正遂爲副若鄉遂不足則徵兵于邦國則司
馬法 六十四井爲甸計有五百七十六夫共出長轂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漢·尚書注疏[孔安國]【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路碼(30) / 路馬(3998)
澤諸善舉多由壽元籌辦之至於保全義塜施藥施茶施米以及修理橋梁道
路碼 頭無不踴躍為之卒年七十五 人物志 方外釋古珻王家營鎭民國·三續高郵州志[胡爲和]【民國十一年刊本】煙不隔花又黄州道中云莫愁㣲雨落輕雲十里長亭未墊巾流水小橋山下
路馬 頭無䖏不逄春劉次莊中叟桃花云桃花雨過碎紅飛半逐溪流半染泥何䖏宋·墨莊漫録[張邦基]【四部叢刊三編景明鈔本】碼克(17) / 馬克(1790)
或金或銀可加至五碼是年八月杪錢局打成八百四千兆十一萬一千四十
碼克 合英銀四十二兆五千五百七十二磅內七百十三兆四十二萬九百六十塊淸·列國歲計政要[鄭昌棪]【清光緖刻西學富強本叢書本】電報各局去年進欵甚旺有德銀一萬萬四千六百六十六萬五千一百八十
馬克 合英銀有九百三十萬磅較前年約多六百六十萬馬克 云 因謹按德國之淸·出使美日秘國日記[崔國因]【清光緖二十年本】砝碼(82) / 砝馬(6)
漢語大詞典·砝碼: 见“
砝馬 ”。漢語大詞典·砝馬: 亦作“
砝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