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 (12290) U+834F⿱艹任
異體字表 栠(127) 𦷺(0)
正 字 表 荏(簡)
1. rěn
【申集上】【艸字部】:【唐韻】如甚切【集韻】【韻會】【正韻】忍甚切,音稔。【詩·大雅】荏菽斾斾。【傳】荏菽,戎菽也。【箋】大豆也。 又【爾雅·釋草】蘇,桂荏。【揚子·方言】關之東西或謂之蘇,或謂之荏。【後漢·馬融傳】桂荏、鳧葵。【本草】荏子可壓油。【益都方物略記】每歲荏且熟,則荏雀羣至食其實。 又柔也。【詩·小雅】荏染柔木。【傳】荏染,柔意也。【論語】色厲而內荏。 又【篇海】荏染,猶侵尋也。亦作荏苒。【廣韻】荏苒,展轉也。【魏書·彭城王傳】難違淸挹,荏苒至今。 又地名。【史記·趙世家】敗林人于荏。考證:〔【魏書·彭城王傳】離違淸挹,荏苒至今。〕 謹照原文離改難。康熙字典
正字
[簡] 荏 U+834F
異體字
[1] 栠 rěn (127) U+6820 中华字海
荏弱(279) / 栠弱(16)
荏若又作栠同而甚反柔木也廣雅荏
荏弱 也亦温柔也下字宜作弱唐·一切經音義[釋玄應]【清海山仙館叢書本】翟方進傳引此文應劭注荏屈橈也詩巧言荏染柔木毛傳荏染柔意也説文
栠弱 貌栠與荏同廣稚釋詁恁弱也○注穿穿壁窬窬牆○正義曰説文穿通也從淸·論語正義[劉寳楠]【清同治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