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 (1088) U+76D8⿱舟皿
異體字表 洀(213) 盤(362041) 鎜(702) 𡘃(0) 𣔚(0) 𥂏(0) 磐(25450) 槃(67830)
正 字 表 盘(簡)
1. pán
【午集中】【皿字部】:〔古文〕鎜【唐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畔平聲。【說文】承槃也。【正字通】盛物器。或木,或錫銅爲之。【左傳·僖二十三年】乃饋盤飱置壁焉。【史記·滑稽傳】杯盤狼籍。【呂氏春秋】功名著于盤盂。 又浴器亦曰盤。【禮·喪大記】沐以瓦盤。【大學】湯之盤銘。【註】沐浴之盤也。 又國名。【南史·梁武帝紀】盤盤國遣使朝貢。 又首出御世曰盤古氏。【任昉·述異記】盤古氏,夫婦隂陽之始也,天地萬物之祖也。今南海中盤古國人,皆以盤古爲姓。 又犬名。【干寶搜神記】高辛帝有犬,其文五色,名盤瓠。 又姓。明隆慶中有盤銘。 又【博雅】盤桓,不進也。【後漢·張楷傳】前此徵命,盤桓未至。 又與般通。【爾雅·釋詁】樂也。【書·五子之歌】乃盤遊無度。【孟子】般樂怠傲。 又與蟠通。【集韻】曲也。【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山則盤紆岪鬱。【諸葛亮贊】初九龍盤。 又盤庚,殷王名。【前漢·古今人表】作般庚。 又鉤盤,九河之一。【爾雅·釋水註】水曲如鉤,流盤桓也。 又門名。【陸廣微吳地志】盤門,古作蟠門。嘗刻木作蟠龍,以此鎭越。 又通作磐。【前漢·文帝紀】盤石之宗。【成公綏·嘯賦】坐盤石。【註】盤,大石也。 又與螌通。【春秋·隱元年疏】郭璞云:蜚卽負盤,臭蟲。【集韻】作負螌。 又叶蒲延切,便平聲。【古詩】上枝似松柏,下根據銅盤。雕文各異類,離婁自相聮。 又叶似宣切,音旋。【張衡·南都賦】翹遙遷延,䠥𨇨蹁躚,結九秋之增傷,怨西荊之折盤。【註】西荊卽楚舞也。折盤,舞貌。 又蜀江三峽中水波圓折不定者,名曰盤。亦作旋。【張𧓍過黃牛峽詩】盤渦逆入嵌空地,斷壁高分繚繞雲。【袁桷詩】敎民風揜草,化俗水旋渦。 又叶符兵切,音平。【崔瑗·竇大將軍鼎銘】禹鏤其鼎,湯刻其盤。紀功申戒,貽則後人。【韻補】庚通眞。 【說文】本作槃。【廣韻】俗作柈。康熙字典
正字
[簡] 盘 U+76D8
異體字
[1] 洀 zhōu, pán (213) U+6D00 中华字海
盘桓(27) / 洀桓(49)
漢語大詞典·洀桓:
盘桓 。逗留,徘徊。
[2] 盤 pán, xuán (362041) U+76E4 中华字海, j2ff
盘瓠(5) / 盤瓠(893)
漢語大詞典·盤瓠: 古代传说为帝 高辛氏 所畜犬,其毛五彩。时 犬戎 侵暴,帝募能得 犬戎 吴将军 头者,妻以少女。后
盘瓠 衔其头来,帝即以女配之。盘瓠 负女入 南山 石室,子孙繁衍于南方山地。盤,一作“槃”。见《後汉书·南蛮传》、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魏书·蛮传》:“ 蠻 之種類,蓋盤瓠 之後,其來自久。”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 涪州 ﹞雖不與蕃部雜居,舊亦夷俗,號爲四人。四人者,謂 華 人、 巴 人、 廩君 與盤瓠 之種也。”一说,盘瓠 即 盘古 。参阅 清 苏时学 《爻山笔话》。参见“ 槃瓠 ”。查盘(8) / 查盤(2680)
漢語大詞典·查盤: 检
查盘 点。露盘(6) / 露盤(2317)
漢語大詞典·露盤: 1.即承
露盘 。 汉武帝 时建于 建章宫 。2.佛寺宝塔上所建盘盖,又名相轮或轮相。3.(露lòu)谓显露真相。冰盘(5) / 冰盤(711)
漢語大詞典·冰盤: 1.盘内放置碎冰,上面摆列藕菱瓜果等食品,叫做
冰盘 。夏季用以解渴消暑。2.指大的瓷盘。3.喻指月亮。春盘(10) / 春盤(1818)
漢語大詞典·春盤: 古代风俗,立春日以韭黄、果品、饼饵等簇盘为食,或馈赠亲友,称
春盘 。帝王亦于立春前一天,以春盘 并酒赐近臣。
[3] 鎜 pán (702) U+939C 中华字海
[4] 𡘃 pán, xuán (0) U+21603 中华字海
[5] 𣔚 pán (0) U+2351A 中华字海
[6] 𥂏 pán (0) U+2508F 中华字海
[7] 磐 pán (25450) U+78D0 j2ff
[8] 槃 pán (67830) U+69C3 j2ff
盘盂(6) / 槃盂(144)
漢語大詞典·槃盂: 盘与盂。盛水和盛食物的器皿。古代常将铭言或功绩刻于
盘盂 ,以为法鉴。露盘(6) / 露槃(108)
漢語大詞典·露槃: 即
露盘 。亦借指露盘 中的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