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 (461972) U+8B1B⿰言冓
異體字表 𧪿(0) 讲(1470) 𧪸(18)
正 字 表 讲(簡)
1. jiǎng
【酉集上】【言字部】:【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項切,音港。【說文】和解也。【徐曰】古人言講解猶和解也。【戰國策】今君禁之,而秦未與魏講也。 又【廣雅】論也。【廣韻】告也。【禮·禮運】講信修睦。【疏】談說也。【又】講於仁。【疏】猶明也。 又【玉篇】習也。【增韻】究也。【易·兌卦】君子以朋友講習。【左傳·隱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𨻶以講事也。【周禮·夏官·校人】冬獻馬講馭夫。【註】講猶𥳑習。 又【廣韻】謀也。【左傳·襄五年】詩曰:講事不令,集人來定。【杜註】逸詩也。言謀事不善,當聚致賢人以定之。 又官名。【唐書·百官志】國子監有直講四人,以經術講授。又【舊唐書·職官志】集賢殿書院有侍講學士。 又山名。【山海經】泰室之山北三十里曰講山。 又與顜通。【前漢·曹參傳】蕭何爲法,講若畫一。【史記】作顜。 又【字彙補】居𠋫切,音媾。和也。【史記·甘茂傳】樗里子與魏講罷兵。【註】講,讀曰媾。 【說文】本作𧪸。康熙字典
正字
[簡] 讲 U+8BB2
異體字
[1] 𧪿 jiǎng (0) U+27ABF 异体字字典, 中华字海
[2] 讲 jiǎng (1470) U+8BB2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search
侍講(39880) / 侍讲(253)
漢語大詞典·侍講: 1.从师读书,听其讲学。2.为皇帝或太子讲学。3.官名。 汉 代有此称号,以之名官则起于 魏明帝 。 唐 始置
侍讲 学士,其职为讲论文史以备君王顾问。 宋 沿置,并设侍讲 、侍读,皆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 元 明 清 则列为翰林院额定之官。又 南北朝 、 唐 、 宋 诸王府,亦有侍讲 。講官(11923) / 讲官(38)
漢語大詞典·講官: 为皇帝经筵进讲的官员。也指东宫侍
讲官 员。
[3] 𧪸 jiǎng (18) U+27AB8 汉语大字典
淸·(乾隆)宜良縣志[李淳]【清乾隆五十一年刻本】: 賊任綦重也尉與令共治斯邑各有攸司詎卑官不足建立哉學博一官明倫
淸·(乾隆)江津縣志[曾受一]【清乾隆三十三年刻本】: 每歲正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於儒學行鄉飲酒禮前一日執事者於儒學之
淸·(同治)孝豐縣志[劉濬]【清光緒三年刊本】: 一役竊有志而未逮也會 大憲有橔各屬脩郡縣志之令遂與邑之人悉意
淸·(道光)永寧州志[黄培杰]【清道光十七年刊本】: 母不陷於危亡一生員立志當学爲忠臣清官書史所載忠清事蹟務須互相
淸·(道光)永寧州志[黄培杰]【清道光十七年刊本】: 不知反終身不能有志於學而君子以爲非士之罪也使敎素阴於上而學
淸·(道光)永寧州志[黄培杰]【清道光十七年刊本】: 老向道光十五年六月知州黄培杰倡捐廉傣率同訓導楊燮巡檢萬家學
淸·(道光)永寧州志[黄培杰]【清道光十七年刊本】: 𢫈香行禮異再向師傅行禮 一蒙童每早上學館師卽将聖譮廣訓
淸·(道光)永寧州志[黄培杰]【清道光十七年刊本】: 绵愚農民聞者亦爲感發庻畿日就月将移風易俗渐知禮羲而安耕𨯳
淸·(道光)永寧州志[黄培杰]【清道光十七年刊本】: 日月食交武各官遵照會典依部頒钦天鹽推筽時刻於本衙門救䕶 宣
淸·(道光)永寧州志[黄培杰]【清道光十七年刊本】: 衙門救䕶
留言
“𮗻”可能為異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