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 (137338) U+731B⿰犭孟
異體字表 勐(27) 𠩜(0) 𪹁(0)
正 字 表 猛(簡)
1. měng
【巳集下】【犬字部】:〔古文〕𠩜【唐韻】莫杏切【集韻】【韻會】【正韻】母梗切,音蜢。【說文】健犬也。 又𡝹氏,獸名。【司馬相如·上林賦】鋋猛氏。【註】郭璞曰:今蜀中有獸,狀如熊而毛淺,有光澤,名猛氏。 又【玉篇】健也。【廣韻】勇猛。【禮·郊特牲】虎豹之皮,示服猛也。 又【玉篇】嚴也。【左傳·昭二十年】惟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 又【玉篇】惡也,害也。【禮·檀弓】苛政猛于虎。 又虎猛縣,屬西河郡。猛陵縣,屬蒼梧郡。皆見【前漢·地理志】。 又山名。【淮南子·地形訓】汝出猛山。 又姓。【廣韻】左傳晉大夫猛獲之後。康熙字典
正字
[簡] 猛 U+731B
異體字
[1] 勐 měng (27) U+52D0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明·古今振雅雲箋[徐渭]【明末刻本】: 戲下齋斧出塞過梓里折簡招生生自揣無六出奇力不鐵
明·古今振雅雲箋[徐渭]【明末刻本】: 蔣必齋戒受斧○梓里言桑梓之邦同鄉里也○六出奇陳平六出奇計○鐵
明·古今振雅雲箋[徐渭]【明末刻本】: 里也○六出奇陳平六出奇計○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