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6675) U+6D91⿰氵束

編輯者:jxs

異體字表(726)

正 字 表()

1. sù, sōu, shù

【巳集上】【水字部】:【唐韻】速侯切【集韻】【韻會】先侯切,音鎪。【說文】澣也。一說以手曰涑,以足曰澣。 又【玉篇】濯生練也。 又【集韻】所救切【正韻】先奏切,音瘦。盪口也,與漱同。一曰水有所敗也。 又【廣韻】桑谷切【集韻】【正韻】蘇谷切【韻會】蘇木切,音速。水名。【左傳·成十三年】伐我涑川。【註】涑水,出河東聞喜縣。 又【集韻】【韻會】須玉切,音粟。義同。康熙字典

正字

[] 涑 U+6D91

    異體字

    [1] 洓 qì, suǒ, zì, sè (726) U+6D13 word2vec

    • 涑水(4493) / 洓水(384)

      涑水出河東聞喜縣東山黍葭谷南北朝·水經注[酈道元]【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

      洓水出河東聞喜縣東山黍葭谷聞喜縣今屬平陽府洓水自絳縣徑聞喜夏縣安南北朝·水經注集釋訂譌[酈道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涑川(295) / 洓川(24)

      里甲民國各歸各村 明初四坊曰淳化文明来遠白馬五鄉南曰美陽西曰涑川北曰晉原東曰清通董氏後編户六十六里坊三曰東隅南隅北隅廂一曰西民國·聞喜縣志[余寳滋]【民國八年石印本】

      坊里舊編坊里總名 明初四坊曰淳化文明來遠白馬五鄕南曰美陽西曰洓川北曰晉原東曰清通董氏後編户六十六里坊三曰東隅南隅北隅廂一曰西淸·(乾隆)聞喜縣志[李遵唐]【清乾隆三十年刊本】

    • 河涑(45) / 河洓(18)

      亂無勤於行晉侯乃還國語曰宰孔謂其御曰晉侯將死矣景霍以爲城而汾河涑澮以爲淵戎翟之民實環之汪是土也苟違其違誰能懼之今晉侯不量齊德淸·春秋經傳比事[林春溥]【清咸豐元年竹柏山房刻本】

      晉語景霍以爲城而汾河洓澮以爲淵戎翟之民實環之汪是土也案汪水不行也吳諺謂水不能流曰汪淸·吳下方言考[胡文英]【清乾隆刻本】

    • 注涑(140) / 注洓(13)

      郡故城在今蒲州桑泉縣東南路史故解城在桑泉之南虞鄕東三十里水經注涑水又西南逕解縣故城在今臨晉縣西南三十里五姓湖北其迹至今猶存考淸·(光緒)解州志[馬丕瑶]【清光緒七年刻本】

      郡故城在今蒲州桑泉縣東南路史故解城在桑泉之南虞鄉東三十里水經注洓水又西南逕解縣故城在今臨晉縣西南三十里五姓湖北其迹至今猶存考民國·解縣志[曲迺鋭]【民國九年石印本】

    • 我涑(93) / 我洓(12)

      城字春秋左傳成公十三年四月晉侯使呂相絶秦曰康猶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故有河曲之戰是矣今世人猶謂其城曰王城也南北朝·水經注[酈道元]【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

      上春秋左𫝊成公十三年四月晉侯使吕相絶秦曰康猶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洓川俘我王官故有河曲之戰是矣令世人猶謂其城曰王城也南北朝·水經注釋[酈道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涑園(38) / 洓園(7)

      仁和顧涑園太守光乾隆戊午舉人由直隸令長洊守廣州在職廉潔以忤節使去官用詩民國·雪橋詩話[楊鍾羲]【民國求恕齋叢書本】

      仁和顧洓園太守光乾隆年間官淸豐知縣是時賑務多侵冒太守獨盡心經理實惠及民淸·交翠軒筆記[沈濤]【清道光刻本】

    • 涑河(92) / 洓河(10)

      年七月涑水溢三十四年秋大熟四十九年歲饑五十九年歲饑 嘉慶六年涑河大決九年至十二年大饑十八年大雨十晝夜前後綿延二十餘日二十年九民國·臨晉縣志[俞家驤]【民國十二年鉛印本】

      六年七月洓水溢三十四年秋大熟四十九年歲饑五十九年歲饑嘉慶六年洓河大決九年至十二年大饑十八年大雨十晝夜前後綿延二十餘日二十年九淸·(光緒)續修臨晉縣志[艾紹濂]【清光緒六年刻本】

    • 於涑(112) / 於洓(17)

      日齊主至晉州憲不與戰引軍度汾齊主遂圍晉州晝夜攻之齊王憲屯諸軍於涑水為晉州聲援河東地震癸巳至自東伐獻俘於太廟甲午詔曰偽齊違信背唐·周書[令狐德棻]【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衆來援帝以其兵新集且避之乃詔諸軍班師齊主遂圍晉州齊王憲屯諸軍於洓水為晉州聲援河東地震癸巳至自東伐獻俘于太廟丙申放齊諸城鎮降民宋·通志[鄭樵]【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74376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3: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