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358208) U+6D1B⿰氵各

異體字表(8) 𠗂(383)(42629)

正 字 表()

1. luò

【巳集上】【水字部】:〔古文〕洜【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各切,音落。【春秋·說題辭】洛之爲言繹也。言水繹繹光耀也。 又水名。【書·禹貢】伊洛瀍澗。【前漢·地理志】洛水,出弘農上洛縣冢嶺山,東北至鞏縣入河。【山海經】讙舉之山,洛水出焉。 又雍州之浸。【詩·小雅】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周禮·夏官·職方氏】正西曰雍州,其浸渭洛。【註】洛出懷德。 又蜀有洛水。【山海經】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洛水出焉。【水經注】洛水,出廣漢郡洛縣漳山。 又東海郡有洛水。【水經注】水出太山南武陽縣之冠石山。 又洛陽,地名。【一統志】洛陽,成周之地。漢爲郡。宋初洛陽,河南二縣置。明屬河南府。 又洛南縣,屬西安府,本漢上洛。洛川縣,屬延安府,本漢鄜延。俱見【廣輿記】。 又洛洛,水溜下之貌。【山海經】爰有淫水,其淸洛洛。【註】淫與瑤同。 又與絡同。【莊子·大宗師】洛誦之孫聞之瞻明。【註】誦,通也。苞絡無所不通也。 又【韻補】叶盧谷切,音祿。【馬融·廣成頌】面據衡隂,箕背王屋。浸以波溠,濥以滎洛。 【類篇】通作雒。○按《周禮註》,漢以火德,王忌水,攺爲雒。魏復攺雒爲洛。康熙字典

正字

[] 洛 U+6D1B

    異體字

    [1] 洜 luò (8) U+6D1C 异体字字典, 中华字海

    宋·集韻[丁度]【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也杔杔櫨木名○歴各切說文水出左馮翊歸德北夷中東南入渭古書通作雒文六十一濼水名在濟南 說文雨零也酪 嗠說文乳漿也或从乳

    宋·類篇[司馬光]【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滴也文一重音一厯各切說文水出左馮翊歸徳北夷中東南入渭古書文一 伯各切 潗水貌文一

    元·古今韻會舉要[熊忠]【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于狄泉成周杜云子朝之亂餘黨多在王城敬王畏之故徙成周集韻古書通作雒後漢都陽以火徳王為水尅火故改為雒雒本鳴鵙字从佳落説文

    明·金小史[楊循吉]【明萬曆十三年徐景鳳刻本】: 金直其詞遂不竟成大還金報書曰和約再成界山河而如舊緘音遽至指以為言援昔時無用之文續今日既盟之好既云廢祠欲伸追遠之懷止可奉

    明·金小史[楊循吉]【明萬曆十三年徐景鳳刻本】: 朕念靖康在宋國作帝尚爾權葬深可矜憫今汝國既不欲請上國却當就山陵奉葬當是時雍無一語及受書事宋所請皆不行又三年為大定十四年

      [2] 𠗂 (383) U+205C2 异体字字典

      • 洛陽(94195) / 𠗂陽(14)

        望水則北爲內故洛汭爲洛水之北鄭云隈曲中也漢書地理志河南郡治在洛陽縣河南城別爲河南縣治都邑之位于洛北今于漢河南城是也所治之位皆漢·尚書注疏[孔安國]【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河南縣唐改洛陽為永昌尋復舊宋初河南洛陽二縣並置金以河南縣省入𠗂陽縣元仍舊今屬河南府唐·駱丞集[駱賓王]【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 雒 luò (42629) U+96D2 汉语大字典, word2vec

      • 伊洛(10269) / 伊雒(1068)

        漢語大詞典·伊洛: 1.亦作“ 伊雒 ”。 伊水 与 洛水 。两水汇流,多连称。亦指 伊 洛 流域。2.指二 程 理学。参见“ 伊洛之學 ”。

        漢語大詞典·伊雒: 见“ 伊洛 ”。

        陰原必塞原塞國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無所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國必依先秦·春秋左傳正義[左秋明]【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引也所以引出土氣者也師古曰演音衍土無所演而民乏財用不亡何待昔伊雒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徳如二代之季其原又塞塞必竭川竭山必崩夫漢·漢書[班固]【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 洛誦(569) / 雒誦(825)

        予幼入家塾肄業之暇卽私取文選唐詩洛誦之久之學為五七字韻語先祖方伯府君先嚴祭酒府君知之弗禁也時先長淸·帶經堂詩話[王士禎]【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予幼入家塾肄業之暇卽私取文選唐詩雒誦之久之學為五七字韻語先祖方伯府君先嚴祭酒府君知之弗禁也時先長淸·居易録[王士禎]【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商洛(2477) / 商雒(1573)

        漢語大詞典·商洛: 亦作“ 商雒 ”。

        漢語大詞典·商雒: 见“ 商洛 ”。

        總管司馬消難舉兵反帝以誼為行軍元帥討之未至而消難奔陳于時北至商洛南拒江淮東西二千餘里巴蠻多叛共推渠帥蘭洛州為主洛州自號河南王唐·北史[李延壽]【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反高祖以誼爲行軍元帥率四總管討之軍次近郊消難懼而奔陳于時北至商雒南拒江淮東西二千餘里巴蠻多叛共推渠帥蘭雄州爲主雄州自號河南王宋·册府元龜[王欽若]【明刻初印本】

      • 洛邑(7346) / 雒邑(1351)

        邑九鼎殷所受夏九鼎也武王克商乃營雒邑而後去之又遷九鼎焉時但營洛邑未有都城至周公乃卒營雒邑謂之王城即今河南城也故傳曰成王定鼎于先秦·春秋左傳正義[左秋明]【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杜九鼎殷所受夏九鼎也武王克商乃營雒邑而後去之又遷九鼎焉時但營雒邑未有都城至周公乃卒營雒邑謂之王城即今河南城也故傳曰成王定鼎于晋·左傳杜林合注[杜預]【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京洛(6744) / 京雒(735)

        漢語大詞典·京洛: 亦作“ 京雒 ”。

        漢語大詞典·京雒: 见“ 京洛 ”。

        鍾配成一部即義沿理如或可安又今之清商實由銅雀魏氏三祖風流可懷京洛相高江左彌重諒以金縣干戚事絕於斯而情變聽改稍復零落十數年間亡南北朝·宋書[沈約]【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鐘配成一部卽義沿理如或可安又今之清商實猶銅雀魏氏三祖風流可懷京雒相高江左彌重諒以金縣千戚事絶於斯而情變聽改稍復零落十數年間亡宋·册府元龜[王欽若]【明刻初印本】

      • 洛雒(44) / 雒雒(100)

        乙酉公子遂㑹雒戎盟于暴雒音洛雒戎公作伊雒戎明·春秋大全[胡廣]【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隠居河洛字作洛同音假借也禹貢言雒者五今本地理志逾于雒浮于雒道雒雒汭皆作洛惟伊雒字未改廣韵引書導洛自熊耳而云漢書作雒則古本皆作淸·古文尚書撰異[段玉裁]【清乾隆道光間刻經韻樓叢書本】

      • 河洛(12623) / 河雒(867)

        漢語大詞典·河洛: 亦作“ 河雒 ”。

        漢語大詞典·河雒: 见“ 河洛 ”。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74376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8 14: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