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10738373) U+65BC⿰方仒
異體字表 扵(211571) 𣱏(4) 𤋬(0) 𤕘(0) 于(3703589)
正 字 表 于(簡)
1. yú, wū, yū
【卯集下】【方字部】:〔古文〕𣱏𤕘【唐韻】哀都切【集韻】【韻會】【正韻】汪胡切,同烏。【韻會】隷變作於。古文本象烏形,今但以爲歎辭及語辭字,遂無以爲鴉烏字者矣。 又【爾雅·釋詁註】於乎皆語之韻絕。【疏】歎辭也。【書·堯典】僉曰:於,鯀哉。【詩·周頌】於穆淸廟。又【周頌】於乎不顯。○按或作嗚烏,音義皆同。 又【廣韻】央居切【集韻】【韻會】【正韻】衣虛切,音淤。語辭也。【博雅】於,于也。○按《說文》于訓於也,蓋于於古通用。凡經典語辭皆作于。 又【廣韻】居也。【韓愈·示兒詩】前榮饌賓親,冠昏之所於。【朱子·考異】所,或作依。○按所於作依於,則是依之以居也。孔融書,舉杯相於。曹植樂府,心相於。杜甫詩:良友幸相於。卽相依以居之意。 又【揚子·太𤣥經】白舌於於。【註】多難貌。 又【廣韻】代也。【集韻】往也。 又地名。【戰國策】商於之地六百里。 又姓。【姓氏急就篇】黃帝臣於則造履。【前漢·功臣表】涉安侯於單。康熙字典
正字
[簡] 于 U+4E8E
異體字
[1] 扵 wū, yú (211571) U+6275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word2vec, search
於是(472356) / 扵是(10013)
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冪之驥
於是 俯而噴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金石聲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行亦然惟先秦·尸子[尸佼]【清平津館叢書本】上太行白汗交流負轅而不䏻進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觧衣以冪之騏驥
扵是 俯而噴仰而鳴見伯樂之知己也韓詩外傳云田子方岀見老馬扵道問其㒒唐·李詩選注[李白]【明隆慶刻本】䔍於(120) / 䔍扵(76)
一切因隋而其治則皆幾乎三王乃若新莾之復井田宇文周之復六官可謂
䔍於 師古者矣而無救於其昏亂敗亡何秦隋之制可以傳遠而先王之法度顧不明·蘇平仲集[蘇伯衡]【四部叢刊景明正統本】一切囙隋而其治則皆㡬乎三王乃若新莾之復井田字文周之復六官可謂
䔍扵 師古者矣而無救扵其昏亂敗亡何秦隋之制可以傳遠而先王之法度頋不淸·明文在[薛熙]【清康熙三十二年古渌水園刻本】至於(345193) / 至扵(8176)
行假念死乎行假當作何暇則吾君又安得此位而立焉以其迭處之迭去之
至於 君也而獨為之流涕是不仁也見不仁之君見諂諛之臣臣見此二者臣之所先秦·列子[列禦寇]【四部叢刊景北宋本】將簔笠而立扵畎畞之中唯事之恤君安得此位而立焉以其迭䖏之迭去之
至扵 君也而獨為之流涕是不仁也景公慚焉舉觴自罰 言時物之變如此則知唐·李詩選注[李白]【明隆慶刻本】於戯(3036) / 扵戯(184)
辭與丐者之相逢使丐者之無耻庶㡬時世始能相容吾子無驕然取不容也
於戯 丐者言語如斯可以編為丐論以補時規宋·事文類聚[祝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言辭與丐者之相逢使丐者之無耻庶㡬世始䏻相容吾子無矯然取不容也
扵戯 丐者言語如斯可為編為丐論以𥙷時規唐·元次山集[元結]【四部叢刊景明本】狃於(4633) / 狃扵(123)
後言道德者矜髙逺而遺世用語政理者務卑近而非師古刑名兵家之術則
狃於 暴詐惟知經者為善矣又爭為章句訓詁之學以其私見妄穿鑿為說故先王宋·宋文鑒[吕祖謙]【四部叢刊景宋刊本】後言道徳者矜高逺而遺世用語政理者務卑近而非師古刑名兵家之術則
狃扵 暴詐惟知經者為善矣又爭為章句訓詁之學以其𥝠見妄穿鑿為說故先宋·元豐類稿[曾鞏]【四部叢刊景元本】於斯(50390) / 扵斯(1382)
自比其身言己有文王之道也其下文又云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
於斯 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其意言天若未喪文王之道必將使我先秦·春秋左傳正義[左秋明]【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子畏扵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䘮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
扵斯 文也天之未䘮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癸巳論語解[張栻]【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於鄊(255) / 扵鄊(103)
告鄊人之願學者使知讀書求道之不可巳而盡心焉以善其身齊其家而及
於鄊 逹之天下傳之後世且以信林侯之徳於無窮也是爲記云淳熈三年丙申夏宋·晦菴集[朱熹]【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記所聞以告鄊人之願學者使知讀書求道而盡心焉以善其身齊其家而及
扵鄊 逹之天下傳之後世且以信侯德扵無窮侯字載之晋齊其號也宋刑工部架明·(嘉靖)建陽縣志[馮繼科]【明嘉靖刻本】逰於(1134) / 逰扵(264)
其為政本末之序則於此亦有可觀者因為書之以告後人使凡居侯之位而
逰於 是者必以侯之心為心又觀於其政而取法焉則庻乎民生日厚民徳日新而宋·方輿勝覽[祝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淇爲政本末之序則於此亦有可觀者因爲書之以告後人使凢居侯之位而
逰扵 是者必以侯之心為心又觀扵其政而取法焉則庶乎民生日厚民徳日新而明·(正德)瓊臺志[唐冑]【明正德刻本】蔵於(829) / 蔵扵(157)
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易畢竟是甚又指而言曰聖人以此洗心退
蔵於 宻聖人示人之意至此深且明矣終無人理會易也此也宻也是甚物人能至宋·伊川易傳[程頤]【元刻本】見易易不可見乾坤或幾乎息矣易畢竟是甚又指而言曰聖人以此洗心退
蔵扵 宻聖人示人之意至此深且明矣終無人理㑹易也此也宻也是甚物人䏻至明·程志[崔銑]【明刻本】於此(342731) / 扵此(6624)
使無敵矣古之至兵蓋重令也故其令强者其敵弱其令信者其敵詘先勝之
於此 則勝之於彼誠若此則敵胡足勝也凡敵人之來也以求利也今來而得死且先秦·亢倉子[庚桑楚]【明子彙本】至極善用兵者盖重慎其令也故其令強者其敵弱其令信者其敵詘先勝之
扵此 𠟭勝之與彼夫料敵制勝必先自料若與衆同死生而三軍一心則勝矣誠先秦·洞靈眞經[庚桑楚]【四部叢刊三編景宋刻本】
[2] 𣱏 wū, yú (4) U+23C4F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3] 𤋬 wū, yú (0) U+242EC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4] 𤕘 wū, yú, yū, wù (0) U+24558 异体字字典, 中华字海
[5] 于 yú, xū, wéi, yū (3703589) U+4E8E 中华字海, word2vec, search
於闐(287) / 于闐(8624)
歌上靈之曲既而相與連臂踏地爲節歌赤鳳皇來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
於闐 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爲相連愛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圍棋勝者終明·廣博物志[董斯張]【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曲既而相與連臂踏地為節歌赤鳳皇來乃巫俗也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
于闐 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之相連綬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戶竹下圍棊勝者終晋·搜神記[干寳]【明津逮秘書本】於窴(135) / 于窴(393)
隘覆没都䕶并及吏士先帝重元元之命憚兵役之興故使軍司馬班超安集
於窴 以西超遂踰葱領迄縣度出入二十二年莫不賓從改立其王而綏其人不動宋·兩漢詔令[林虙]【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隘覆沒都護并及吏士先帝重元元之命憚兵役之興故使軍司馬班超安集
于窴 以西超遂踰葱領迄縣度迄至也縣度山名縣音玄謂以繩索縣縋而過也其南北朝·後漢書[范曄]【百衲本景宋紹熙刻本】至於(345193) / 至于(125336)
漢語大詞典·至於: 见“
至于 ”。漢語大詞典·至于: 亦作“
至於 ”。形之上者至無之運也故能體萬物而不遺而出其首物無不由也謂之曰道
至於 形可象者謂之器治其器化而裁之使得宜之謂之變適其㑹可久而行也謂先秦·子夏易傳[卜商]【清通志堂經解本】小事大禮者自卑而尊人朝者謙順以行禮行禮以順天是天之道也○詩曰
至于 天○正義曰此詩小雅雨無正之篇胡何也詩人責朝廷之臣女群臣上下何先秦·春秋左傳正義[左秋明]【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於兹(16134) / 于兹(8777)
為名以西流故也祁夷水東北逕青牛淵水自淵東注之𦒿諺云有潛龍出
於兹 浦形類青牛焉故淵潭受名矣潭深不測而水周多蓮藕生焉祁夷水又北逕南北朝·水經注箋[酈道元]【明萬曆四十三年李長庚刻本】之為名以西流故也祁夷水東北逕青牛淵水自淵東注之耆諺云有潛龍出
于兹 浦形類青牛焉故淵潭受名矣潭深不測而水周多蓮藕生焉祁夷水又北逕南北朝·水經注集釋訂譌[酈道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於是(472356) / 于是(87994)
國語辭典·於是: 表承上啟下的連詞。《紅樓夢.第一二回》:「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
於是 不能支持,一頭跌倒。」《老殘遊記.第六回》:「因為天陰,所以比平常更黑得早。於是 喊店家拿盞燈來。」或作「于是 」、「於是 乎」。國語辭典·于是: 表示後一事緊接著前一事的連接詞。《晏子春秋.內篇.雜上》:「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
于是 令刖跪倍資無征,時朝無事也。」亦作「於是 」、「於是 乎」。不可以期世其學不可以導衆今君封之以利齊俗非所以導國先衆公曰善
於是 厚其禮留其封敬見而不問其道孔乃恚怒於景公與晏子乃樹鴟夷子皮於先秦·墨子[墨翟]【明正統道藏本】示其教也不可以導民今欲封之以移齊國之俗非所以導衆存民也公曰善
于是 厚其禮而留其敬見不問其道仲尼廼行○此并下五章皆毀詆孔子殊合經先秦·晏子春秋[晏嬰]【四部叢刊景明活字本】於蔿(91) / 于蔿(282)
以較之於武力獨見之於戰耳戰不可得而試也是故見之於治兵子玉治兵
於蔿 終日而畢鞭七人貫三人耳蔿賈觀之以爲剛而無禮知其必敗左傳僖公二宋·經進東坡文集事略[蘇軾]【四部叢刊景宋本】以較之於武力獨見之於戰耳戰不可得而試也是故見之於治兵子玉治兵
于蔿 終日而畢鞭七人貫三人蔿賈觀之以為剛而無禮知其必敗孫武始見試以明·康濟譜[潘游龍]【明崇禎刻本】歸於(54070) / 歸于(27938)
乎對曰不能鮒也能鮒叔魚乃使叔魚叔魚見季孫曰昔鮒也得罪於晉君自
歸於 魯君蓋襄二十一年坐叔虎與欒氏黨并得罪○坐才臥反微武子之賜不至先秦·春秋左傳正義[左秋明]【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及昭十三年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晉
歸于 楚弒其君虔于乾谿此皆三句以上春秋一部未必皆然杜欲盛破賈服一字先秦·春秋左傳正義[左秋明]【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位於(29178) / 位于(12447)
父君牙惟乃祖乃父兹予有亂政同位具乃貝玉亂治也此我有治政之臣同
位於 父祖不念盡忠但念貝玉而已言其貪【治】直吏反【盡】子忍反乃祖乃漢·尚書[孔安國]【四部叢刊景宋本】父者與祖連言之耳茲予有亂政同位具乃貝玉亂治也此我有治政之臣同
位于 父祖不念盡忠但念貝玉而已言其貪乃祖先父丕乃告我高後曰作丕刑于漢·尚書注疏[孔安國]【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