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500310) U+64B0⿰扌巽

異體字表(574) 𢰅(16849) 𥲻(0)(19705)(11561) 𢵬(0)

正 字 表()

1. zhuàn, xuǎn, suàn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雛莞切【集韻】【韻會】雛綰切【正韻】雛產切,饌上聲。具也。【增韻】造也。又則也。【易·繫辭】以體天地之撰。【朱子·本義】撰猶事也。【論語】異乎三子者之撰。 又撰,述也。屬辭記事曰撰。【唐書·百官志】史館修撰掌修國史。或作篹。又【唐韻】仕免切【集韻】【韻會】【正韻】雛免切,音譔。讀若孱上聲。義同。通作譔。又作僎。 又持也。【禮·曲禮】君子欠伸撰杖屨。 又【集韻】【韻會】雛戀切【正韻】除戀切,音饌。義同。 又集也。亦述也。【歐陽修詩】任君居太原,白首勤著撰。閉戸不求聞,忽來誰所薦。又【集韻】【韻會】【正韻】須兗切。與選同。遣也。一曰擇也。【周禮·夏官·大司馬】羣吏撰車徒。【釋文】息轉反。【禮·內則】栗曰撰之。【疏】數數布揀撰省視之。 又白撰,貨貝名。【前漢·食貨志】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兩,圜之,名白撰,直三千。 又【集韻】須絹切,音𤂿。亦與選同。 又損管切。與算同。數也,計也。【周禮·撰車徒註】撰讀曰算,謂數擇之也。康熙字典

正字

[] 撰 U+64B0

    異體字

    [1] 籑 zhuàn, zuǎn (574) U+7C51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 撰述(5325) / 籑述(12)

      克承厥家文史之學自進以道儒林推其強愽禮官服其辯論一代之典既有撰述之勞右史之華是為褒擢之漸夫端良之士日侍朕側則庶乎無過舉而有常宋·净德集[吕陶]【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

      知縣南生雖晚猶獲侍大王母之側嘗跪聆府君之盛德泣而志之不敢忘謹籑述大要備國史及志乘采擇焉淸·郭大理遺稿[郭尚先]【清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 撰異(783) / 籑異(7)

      百三十卷本紀十二表十書八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初左丘明既為春秋傳又撰異同為國語二十一篇又有錄黃帝以來至春秋時帝王公侯卿大夫系謚名號淸·古今釋疑[方中履]【清康熙十八年楊霖刻本】

      又司馬遷傳贊曰孔子作春秋左邱明爲之傳又籑異同爲國語又有世本錄黄帝以來至春秋時帝王公侯卿大夫祖世所出故司淸·隋書經籍志考證[姚振宗]【民國師石山房叢書本】

    [2] 𢰅 zhuàn (16849) U+22C05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word2vec

    • 修撰(37429) / 修𢰅(1342)

      李仁實舊唐令狐德棻傳自武德已後有鄧世龍顧𦙍李延夀李仁實前後修撰國史為當時所稱仁實頓𠀌人官左史正史篇仁實續撰于志寧許敬宗李唐·史通通釋[劉知幾]【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舊唐書令狐德棻傳】自武德以後有鄧世隆顧𦙍李延壽李仁實前後修𢰅國史爲當時所稱仁實頓邱人官左史【正史篇】仁實續撰于志寧許敬宗唐·史通削繁[劉知幾]【清道光刻本】

    • 撰并(4925) / 𢰅并(408)

      寳刻類編有此碑云顔眞卿撰并書田悅篆額大厯七年立大中五年崔倬補書在應天劉昫唐書田神功傳云唐·顔魯公文集[顔眞卿]【清三長物齋叢書本】

      寶刻𩔖編有此碑云顔眞卿𢰅并書田悅篆額大歴七年立大中五年崔倬補書在應天劉昫唐書田神功傳云淸·金石萃編[王昶]【清嘉慶十年刻同治錢寳傳等補修本】

    • 撰述(5325) / 𢰅述(251)

      傅暢郭愔等撰上黨國記起居注趙書其後又令王蘭陳宴程隂徐機等相次撰述至石虎並令刋削使勒功業不傳其後燕太傅長史田融宋尚書庫部郎郭仲唐·史通[劉知幾]【四部叢刊景明萬曆刊本】

      暢鄭愔等𢰅上黨國記起居注趙書其後又令王蘭陳宴程陰徐機等相次𢰅述至石虎並令刊削使勒功業不傳其後燕太傅長史田融宋尚書庫部郞郭仲唐·史通削繁[劉知幾]【清道光刻本】

    • 僞撰(794) / 僞𢰅(121)

      忠賢欲與肅皇帝爭聖崔呈秀可與張孚敬比賢悖逆非倫當毀二矯誣先帝僞撰宸篇旣不可比司馬光資治通鑑之書亦不得援宋神宗手製序文爲例假竊明·媚幽閣文娱[鄭元勳]【明崇禎刻本】

      忠賢欲與肅皇帝爭聖崔呈秀可與張孚敬比賢悖逆非倫當毁二矯誣先帝僞𢰅宸篇旣不可比司馬光資治通鑑之書亦不得援宋神宗手製序文爲例假竊明·奏牘[倪元璐]【明末刻本】

    • 脩撰(2594) / 脩𢰅(143)

      皇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戸賜紫金魚袋李德休副使朝議郎守起居郎充史館脩撰賜緋魚袋聶璵持節備禮胙土苴茅册爾爲吳越國王於戲地奄數圻賦過千宋·五代史記注[歐陽修]【清道光八年刻本】

      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户賜紫金魚袋李徳休使副朝議大夫守起居郎充史館脩𢰅賜緋魚袋聶與持莭備禮胙土苴茅𠕋尓為吳越國王於戯地奄數圻賦過宋·吳越備史[范坰]【四部叢刊續編景清鈔本】

    • 撰佚(631) / 𢰅佚(67)

      唐惠能撰佚   見宋通志   金剛般若經口訣正義一卷 唐惠能撰佚   見唐志   六祖解金剛經一卷 唐惠能撰佚   文獻通考淸·(同治)韶州府志[額哲克]【清同治十三年刊本】

      一卷 唐惠能𢰅佚   同上 金剛般若經口訣正義一卷 唐惠能𢰅佚   見唐志 六祖解金剛經一卷 唐惠能𢰅佚   文獻通考晁淸·(道光)廣東通志[阮元]【清道光二年刻本】

    • 撰碑(4199) / 𢰅碑(195)

      而寢疾時宋之將吏爲禳祈報恩惟新書敘其事在八年以前亦不定爲何年撰碑者顔眞卿以其結銜考之宋文貞公神道碑署曰行撫州刺史爲大厯七年九唐·顔魯公文集[顔眞卿]【清三長物齋叢書本】

      而寢疾時宋之將吏爲禳祈報恩惟新書敘其事在八年以前亦不定爲何年𢰅碑者顔眞卿以其結銜考之宋文貞公神道碑署曰行撫州刺史爲大歴七年九淸·金石萃編[王昶]【清嘉慶十年刻同治錢寳傳等補修本】

    • 杜撰(2624) / 杜𢰅(211)

      官數篇已屬藁容臣退繕寫進呈遂寫進御大概推周官制度亦稍詳然亦有杜撰錯說處儒用錄云但說官屬不悉以類聚錯綜互見事必相關處卻多含糊或宋·朱子語類[黎靖德]【明成化九年陳煒刻本】

      官數篇已屬藳容臣退繕寫進呈遂寫進御大槩推周官制度已稍詳然亦有杜𢰅錯說處儒用錄云但說官屬不悉以𩔖聚錯綜互見事必相關處卻多含糊淸·温州經籍志[孫詒讓]【民國十年刻本】

    • 撰墓(6146) / 𢰅墓(159)

      軾逮事祖父祖父之没軾年十二矣尚能記憶其為人又嘗見先君欲求人為撰墓碣雖不指言所屬然私揣其意欲得子固之文也京師人事擾擾而先君亦不宋·蘇文忠公全集[蘇軾]【明成化本】

      軾逮事祖父祖父之没軾年十二矣固能記憶其為人又嘗見先君欲求人為𢰅墓碣雖不指言所屬然私揣其意欲得子固之文也京師人亊擾擾而先君亦不宋·經進東坡文集事略[蘇軾]【四部叢刊景宋本】

    • 著撰(7288) / 著𢰅(299)

      高皇帝過江事實一卷 通志略不著撰宋·崇文總目輯釋[王堯臣]【清汗筠齋叢書本】

      唐秘閣書目四卷 通志略不著𢰅宋·崇文總目輯釋[王堯臣]【清汗筠齋叢書本】

    [3] 𥲻 zhuàn, zuǎn, suǎn (0) U+25CBB 汉语大字典

      [4] 譔 zhuàn, quán (19705) U+8B54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word2vec, j2ff

      • 撰述(5325) / 譔述(633)

        宅身幽嶺迄將十載雖毎植徳施功多止一時之設可以傳芳遠裔者莫過於撰述見葛氏肘後救卒殊足申一隅之思夫生人之所爲大患莫急於疾疾而不治南北朝·華陽陶隱居集[陶弘景]【明正統道藏本】

        宅身幽嶺迄將十載雖每植德施功多止一時之設可以傳芳遠裔者莫過於譔述見葛氏肘後細碎殊足申一隅之思輙更採集補闕凡一百一首以朱書甄别宋·内簡尺牘編注[李祖堯]【清乾隆刻本】

      • 論撰(1187) / 論譔(993)

        漢語大詞典·論撰: 亦作“ 論譔 ”。

        漢語大詞典·論譔: 见“ 論撰 ”。

        褵來歸共承宗事故於夫人之道得周知之懿伯以陵谷之不可以不識哀請論撰大凡以乾元元年合姓貞元二年受封安平公薨八年而夫人捐館集作歸其宋·文苑英華[李昉]【明刻本】

        䄜來歸共承宗事故于夫人之道得周知之懿伯以陵谷之不可以不識哀請論譔大凡以乾元元年合姓貞元二年受封安平公薨八年而夫人捐歸其銘曰唐·權載之文集[權德輿]【四部叢刊景清嘉慶本】

      • 撰次(2338) / 譔次(300)

        官繁思革前弊大統中乃令蘇綽盧辯依周制改創其事尋亦置六卿官然為撰次未成衆務猶歸臺閣至是始畢乃命行之四月帝北巡七月度北河魏帝封帝唐·北史[李延壽]【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以漢魏官繁思革前弊乃令蘇綽盧辨依周制改創其事尋命置六卿官然為譔次未成衆務猶歸臺閣至是始畢乃命行之變魏作周移風正雅孝經移風易俗南北朝·庾開府集箋注[庾信]【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撰著(1569) / 譔著(219)

        漢語大詞典·譔著: 撰著

        古詩已窺漢魏歌行雜體凖則盛唐騷賦頌贊書記碑誄駸駸乎潘陸江鮑之撰著矣嗟夫延陵之業以齊魯大夫言氏之業以孔門二三子迪功之業不以獻吉明·歐虞部集十五種[歐大任]【清刻本】

        古詩已窺漢魏歌行襍體準則盛唐騷賦頌贊書記碑誄駸駸乎潘陸江鮑之譔著矣嗟夫延陵之業以齊魯大夫言氏之業以孔門二三子迪功之業不以獻吉淸·廣東文選[屈大均]【清康熙二十六年三閣書院刻本】

      • 述撰(429) / 述譔(47)

        漢語大詞典·述撰: 亦作“ 述譔 ”。

        漢語大詞典·述譔: 见“ 述撰 ”。

        將軍安定皇甫䂓字威明魏文帝初為丞相魏王所旌表二十四賢後明帝乃述撰其狀明·掌中宇宙[盧翰]【明萬曆刻本】

        五經注義窮理盡性也右魏文帝初為丞相魏王所旌表二十四賢後明帝乃述譔其狀淸·濼源問答[沈可培]【清嘉慶二十年雪浪齋刻本】

      • 撰録(398) / 譔録(20)

        參同契者敷陳梗槩不能純一泛濫而説纖微未備闊畧髣髴今更撰録補塞遺脱潤色幽深鉤援相逮旨意等齊所趣不悖故復作此命三相𩔖則宋·周易參同契發揮[俞琰]【明刻本】

        㕘同契者敷陳梗槩不能純一汎濫而説纎㣲未備闕畧髣髴今更譔録補塞遺脱潤色幽深鈎援相逮㫖意等齊所趨不悖故復作此命三相𩔖則元·周易參同契分章注[陳致虛]【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構撰(78) / 構譔(7)

        漢語大詞典·構譔: 见“ 構撰 ”。

      [5] 僎 zhuàn, zūn (11561) U+50CE 中华字海

      • 介撰(247) / 介僎(630)

        潔敬君 子之所以相接也相接而不争不慢禮之至也然而賔主以象天地介撰以象陰陽三賔以象三光四面之坐以象四時讓之三者以象月之三日成魄明·(嘉靖)廣東通志初稿[戴璟]【明嘉靖刻本】

        鄉飲酒之禮立賓主以象天地介僎以象陰陽三賓以象三光仁義以相接爼豆以辨等而孝悌之教行焉是所以宋·樂書[陳暘]【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賓撰(352) / 賓僎(1513)

        以忝所生○宣畢執事者唱司正飲酒飲正以觶授執事執事者唱揖司正揖賓撰以下皆揖司正復位撰舉以下皆坐唱律讀令執事者舉律令正於堂之中贊淸·(乾隆)鎮安縣志[聶燾]【清乾隆十八年抄本】

        畢執事者 唱  司正飲酒飲畢以觶授執事執事者 唱  揖司正揖賓僎以下皆揖司正復位賓僎以下皆坐 唱  讀律令執事者舉律令案於堂淸·(乾隆)上杭縣志[顧人驥]【清内府本】

      • 熊撰(354) / 熊僎(23)

        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也爰敘顛末而記之 江蘇直隸通州泰興縣知縣王兆熊撰 教諭高寶仁訓導仙燾典史胡華印莊司巡檢庾燦口岸司巡檢丁濤黃橋淸·(宣統)泰興縣志續[王元章]【民國二十二年刻本】

        綠天稿知壽陽縣熊僎叔剡撰明·(崇禎)清江縣志[秦鏞]【明崇禎刻本】

      • 仲撰(546) / 仲僎(36)

        循良彚編十二卷刋本 明桂林李仲撰景陵魯彭校正嘉靖已酉余𠃔緒序云景陵令靜齋李子公餘博古采歴代淸·天一閣書目[范邦甸]【清嘉慶文選樓刻本】

        屢經當道奬薦今遷辰州府倅後當以循良續編云嘉靖己酉書目注桂林李仲僎輯景陵魯彭校正帝鑑圖說 明張居正吕調陽   四庫全書目  存淸·(嘉慶)臨桂縣志[蔡呈韶]【清嘉慶七年修光緒六年補刊本】

      • 撰讀(419) / 僎讀(31)

        也從言每聲荒內切 專敎也字林同譔專假韻鄭注論語異乎三子者之撰撰讀曰譔譔之言善也從言巽聲此緣切 諭也禮罕譬而喻潛夫論夫譬喻也者淸·説文解字句讀[王筠]【清刻本】

        二字子之燕居作宴子疾病無病字冕衣裳者冕作弁異乎三子者之𢰅作僎讀曰詮詮之言善也詠而歸作饋云饋酒食也有是哉子之迂也迂作于往也乚淸·補後漢書藝文志[侯康]【清光緖十七年廣雅書局刻本】

      • 撰墓(6146) / 僎墓(23)

        平宏州奉聖人中進士第累遷太府監魏子平事以金國翰林直學士趙可所撰墓誌修入誌云正隆元年授太府監三年三月充國信副使使于宋四年權右司宋·建炎以來繫年要録[李心傳]【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授後多以進士出身官巡撫提鎮康熙四十九年卒甯夏有許公祠云劉大槐僎墓淸·(光緒)重修安徽通志[何紹基]【清光緖四年刻本】

      • 佃撰(108) / 佃僎(6)

        妙勝禪寺記延祐四明志元豐三年三月鄭佃撰淸·(雍正)浙江通志[嵆曾筠]【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罪大皆罷之檜復擬知遂寧帝曰此人用心不端遂已兩奉祠卒年六十三子佃僎明·弘簡録[邵經邦]【清康熙刻本】

      • 遵撰(182) / 遵僎(14)

        書郎王璧撰十二月贈太師劉光世校書郎趙衞撰秦魯國大長公主正字洪遵撰十三年十二月修容魏氏正字陳誠之撰十四年六月贈少保榮王呉近正字宋·南宋館閣録[陳騤]【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二十守節李氏王東周妻二十七守節李氏陳大章妻年二十八守節凌氏吳遵僎妻年二十七守節 右十八人俱年六十二陳氏花瓊瑤妻年二十二守節倪淸·(嘉慶)合肥縣志[左輔]【清嘉慶八年修民國九年重印本】

      • 亨撰(607) / 亨僎(10)

        宋張大亨撰大亨字嘉父湖州人登元豐乙丑乙科何還春渚紀聞王明清玉照新志竝載淸·四庫全書總目[永瑢]【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二十二年歲 吳廷桂 馬橋人萬歷二十二年歲    張大有 字原亨僎曾孫萬歷二十五年歲張良政 中約後街人萬歷二十八年歲   章淸·(同治)餘干縣志[區作霖]【清同治十一年刻本】

      [6] 𢵬 mǒu (0) U+22D6C 中华字海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74376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6 18: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