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 (123033) U+5A18⿰女良
異體字表 孃(7436)
正 字 表 娘(簡)
1. niáng
【丑集下】【女字部】:【唐韻】女良切【集韻】【韻會】尼良切。同孃。少女之號。【唐書·平陽公主傳】高祖女,柴紹妻。高祖起兵,主與紹得數百人以應帝,定京師,號娘子軍。 又馬頭娘,蜀女,化爲蠶。見【圖經】。 又雪衣娘,鸚鵡名,見【開元遺事】。 又雪面娘,馬名。【李肇國史補】八百哥,雪面娘,窣地嬌,銜蟬奴,皆魏王繼笈馬名。 又紅姑娘,野果名,見【徐一夔·元故宮記】。 又嫵媚娘,唐樂府曲名。 又通作孃。後世稱母后曰孃孃。【蘇軾·龍川雜志】仁宗謂劉氏爲大孃孃,楊氏爲小孃孃。 又俗稱父曰爺,母曰娘。亦作耶孃。【古樂府】不聞耶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杜甫·兵車行】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康熙字典
正字
[簡] 娘 U+5A18
異體字
[1] 孃 niáng, ráng (7436) U+5B43 中华字海, word2vec, j2ff
娘孃(11) / 孃孃(280)
沿明制也 ○眞武廟在城西南稱元天宫 ○天姥祠 在㟈蛑山麓俗呼
娘孃 廟 ○三皇廟 在城南外 ○蕭公祠 南城外新舊蕭祠二皆江西峉所淸·(乾隆)騰越州志[屠述濂]【清光緒二十三年重刊本】名車谷 又南十五里爲翠峯巓鄒志作翠鳳山 有唐仙姑祠 俗名靑山
孃孃 廟 谷東三里爲強弩谷 今名強谷 在縣西南三十八里又東五里爲稻淸·(乾隆)盩厔縣志[楊儀]【清乾隆五十八年補刻本】爺娘(1141) / 爺孃(368)
漢語大詞典·爺娘: 见“
爺孃 ”。漢語大詞典·爺孃: 亦作“
爺娘 ”。國語辭典·爺娘: 父母、雙親。《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我忍耐不過,且跑回家去,告訴
爺娘 。」亦作「耶孃」、「爺孃 」。國語辭典·爺孃: 父母。《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旦辭
爺孃 去,暮宿黃河邊。」亦作「耶孃」、「爺娘 」。河邊不聞
爺娘 唤女聲但聞黃河流水聲濺濺旦辭黃河去暮宿燕山頭不聞爺娘 唤女聲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宋·詩林廣記[蔡正孫]【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河邊不聞
爺孃 唤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燕山頭不聞爺孃 唤女聲但聞燕山胡騎嗚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淸·五種遺規[陳弘謀]【清乾隆培遠堂刻匯印本】阿娘(620) / 阿孃(320)
春草如帶長生於
阿娘 墓不見墓中人但見墓上樹元·危學士全集[危素]【清乾隆二十三年刻本】春草如帶長生於
阿孃 墓不見墓中人但見墓上樹淸·江西詩徵[曾燠]【清嘉慶九年刻本】耶娘(174) / 耶孃(249)
康與子弟書曰娘春秋已高溫凊宜奉又古木蘭詩不聞爺娘喚女聲杜甫詩
耶娘 妻子走相送白居易詩兒别爺娘夫別妻字皆作娘玉篇雖訓娘爲少女之號淸·(宣統)東莞縣志[葉覺邁]【民國十年鉛印本】爺祖母曰媽面稱曰嬭 按爺媽本父母之稱古詩不聞爺孃喚女聲杜甫詩
耶孃 妻子走相送是也廣韻媽母也今粤俗謂父曰爺則讀平聲謂祖父曰爺則轉民國·羅定縣志[周學仕]【民國二十四年鉛印本】秋娘(1237) / 秋孃(143)
漢語大詞典·秋娘: 亦作“
秋孃 ”。漢語大詞典·秋孃: 见“
秋娘 ”。解語已斷人腸呼童更須沽酒待夜凉和月捲荷觴眀日醒來信筆新聲付與
秋娘 元·名儒草堂詩餘[鳳林書院]【元刻本】觧語已斷人腸呼童便須沽酒待夜凉和月捲荷觴明日醒來信筆新聲付與
秋孃 淸·歷代詩餘[沈辰垣]【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真娘(380) / 真孃(74)
漢語大詞典·真娘: 亦作“
真孃 ”。漢語大詞典·真孃: 见“
真娘 ”。香魂玉骨歸何處 不及
真娘 葬虎丘明·剪燈新話[瞿佑]【明正德六年楊氏清江堂刻本】館娃宫中麋鹿遊西施去泛五湖舟香魂玉骨歸何處不及
真孃 葬虎丘淸·元詩選[顧嗣立]【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姨娘(842) / 姨孃(11)
漢語大詞典·姨娘: 1.亦作“
姨孃 ”。母亲的姐妹。2.旧时对父之妾的称呼。3.泛称妾。漢語大詞典·姨孃: 见“
姨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