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 (875682) U+5E03⿸𠂇巾
異體字表 𢁙(231) 㱛(6) 佈(11185) 𧦞(78) 𫷁(0)
正 字 表 布(簡)
1. bù
【寅集中】【巾字部】:〔古文〕㱛【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故切,音抪。【說文】布枲,織也。【廣韻】布,帛也。【小爾雅】麻紵葛曰布。【釋名】布,布也。布列衆縷爲經,以緯橫成之也。又太古衣皮,女工之事始于是,施布其法度,使民盡用之也。【易·說卦】坤爲布。【詩·衞風】抱布貿絲。【傳】布,幣也。【疏】此布幣謂絲麻布帛之布。幣者,布帛之名。【左傳·閔二年】衞文公大布之衣。 又泉也。【周禮·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出入。【註】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前漢·食貨志】布貨十品,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註】師古曰:布亦錢耳。謂之布者,言其分布流行也。 又【廣雅】布,施也。【莊子·列禦宼】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 又【玉篇】𨻰列也。【書·康王之誥】諸侯入應門右,皆布乗黃朱。【傳】皆𨻰四黃馬朱鬣,以爲庭實。【左傳·昭十六年】僑若獻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註】布,𨻰也。 又【廣雅】布,散也。【左傳·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註】布路,分散。 又【爾雅·釋天】祭星曰布。【註】布,散祭於地。 又【廣雅】布,班也。 又草名。【爾雅·釋草】布似布,帛似帛,華山有之。【註】草葉中有象布帛者,因名。 又藥名。【本草集解】昆布,亦名綸布。生南海,葉如手大,似薄葦,紫赤色。 又金布,書名。【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師古曰: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篇名。 又懸泉激流曰瀑布。【孫綽·天台賦】瀑布飛泉以界道。 又露布。【續博物志】露布,捷書別名,以帛書揭之於竿,欲天下知聞也。 又姓。【晉書·陶侃傳】江夏布興。又複姓。【史記·趙世家】姑布子卿。【註】司馬彪曰:姑布,姓。 又與尃通。【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專結縷。【註】徐廣曰:尃,古布字。【漢書】作布。考證:〔【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師古曰,今布者,令篇名也。〕 謹照原文今布改金布。〔【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專結縷。〕 謹照原文子虛賦改上林賦。康熙字典
正字
[簡] 布 U+5E03
異體字
[1] 𢁙 bù, xī (231) U+22059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布纒(425) / 𢁙纒(5)
紀錄彚編曰滿剌如國人皆是回回教門持齋受戒其王服用細白
布纒 頭身穿細花布袍脚穿皮鞋出入乘轎國人男子方帕纒頭風俗淳朴房室如淸·天方至聖實録[劉智]【清乾隆金陵啓承堂刻五十年袁國祥印本】亓圀王圀人皆昰囘囘教門持䬩守戒亓王服用細白
𢁙纒 頭身穿細花𢁙袍脚穿皮鞋出入乘轎圀人侽孚方帕纒頭風俗淳朴房臺淸·清眞教考[沈懋中]【清沈鳳儀刻本】布政(141041) / 𢁙政(5)
何命之不善臧孫子又不死臧孫慙而避位終身不出見新序詩云不剛不柔
布政 優優優優和也方今聖德充塞假于上下假至也音格上下天地也宜隆先王南北朝·後漢書[范曄]【百衲本景宋紹熙刻本】清肅賦仁義之風闕之迹垂化放虖岐周流愛雙虖闕親賢寳 進直 慝
𢁙政 優優令儀令色獄無呼嗟之寃 無叩匈之結矜孤頥老表孝貞節重義輕利淸·六藝之一録[倪濤]【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 㱛 bù, chuǎn (6) U+3C5B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3] 佈 bù (11185) U+4F48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word2vec, j2ff
擺布(570) / 擺佈(228)
漢語大詞典·擺布: 亦作“
擺佈 ”。漢語大詞典·擺佈: 见“
擺布 ”。國語辭典·擺布: 1.安排、處理。元.高文秀《澠池會.楔子》:「他若領兵前來,俺這裡領兵與他交鋒,若戰敵不勝呵,再做個
擺布 。」亦作「擺佈 」、「布擺」、「佈擺」。2.支配。《紅樓夢.第四六回》:「家下一應大小事務,俱由賈赦擺布 。」3.捉弄。如:「他性子好,任人擺布 ,也不發脾氣。」亦作「擺佈 」。國語辭典·擺佈: 1.安排。《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正沒
擺佈 處,只見一個老兒,搖著一隻船過來。」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你有這擺佈 ,休說道兩個月,我便儘在這裡住不妨。」亦作「擺布 」。2.捉弄、算計。《西遊記.第四○回》:「是老孫算計要擺佈 他,他就弄個重身法壓我。」《紅樓夢.第二五回》:「你是最肯濟困扶危的人,難道就眼睜睜的看人家來擺佈 死了我們娘兒兩個不成?難道還怕我不謝你?」亦作「擺布 」。夫說姨姨不象意走了他每巴不得你去的自然不尋究且等他把這一點要
擺布 你的肚腸放寬了後來看個機會等我母親有些轉頭你所養兒女已長大了明·拍案驚奇[凌濛初]【明崇禎尚友堂刻本】說姨姨不像意走了他們巴不得你去的自然不尋究且等他們把這一點要
擺佈 你的肚腸放寬了後來看個機會等我母親有些轉頭然後對員外一一說明明·今古奇觀[抱甕老人]【清初刊本】布置(14264) / 佈置(960)
國語辭典·布置: 分布安排。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
布置 物類,撮題近意,故小券短書,號為疏也。」《老殘遊記.第一五回》:「雖然收管,卻未上刑具,不過監裡的一間空屋,聽他自己去布置 罷了。」或作「佈置 」。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為戚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
布置 必無他變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諸將並曰攻備當在初今乃令入五六晋·三國志[陳壽]【百衲本景宋紹熙刊本】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爲戚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
佈置 必無他變伏願至尊髙枕不以爲念也諸將並曰攻備當在初今乃令入五六宋·十七史百將傳[張預]【明嘉靖刻隆慶印本】布種(1832) / 佈種(562)
西申奏自今年正月大雨至六月太湖泛溢蘇湖秀等州城市並遭水浸田不
布種 廬舍漂蕩民棄田賣牛散走乞食臣謂朝廷聞此當令官司如救焚拯溺猶恐宋·范太史集[范祖禹]【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酉申奏自今年正月大雨至六月太湖泛溢蘇湖秀等州城市竝遭水浸田不
佈種 廬舍漂蕩民棄田賣牛散走乞食臣謂朝廷聞此當令官司如救焚拯溺猶恐明·吳興藝文補[董斯張]【明崇禎六年刻本】布施(12883) / 佈施(562)
國語辭典·布施: 1.散發、公布。《墨子.非命上》:「先王之書,所以出國家,
布施 百姓者,憲也。」2.佛家六度之一。將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施捨給人。就施捨的內容區分包括:財物的施捨,佛法的施捨,及給予安全感。《增一阿含經.卷一六》:「好喜布施 ,持八關齋。」《西遊記.第一五回》:「那三藏在馬上接了道:『多承布施 !多承布施 !』」亦作「佈施 」。國語辭典·佈施: 散發財物以救濟窮苦的人。《紅樓夢.第三九回》:「我明兒做一個疏頭,替你化些
佈施 ,你就做香頭,攢了錢,把這廟修蓋,再裝潢了泥像,每月給你香火錢燒香,豈不好?」亦作「布施 」。欲流有流無明流有見流三國名臣頌曰俯𢎞時務瑞應經曰行六度無極
布施 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諸經以一心為禪也向曰謝去也四流謂欲流有流南北朝·六臣注文選[蕭統]【四部叢刊景宋本】曰欲流有流無明流有見流三國名臣頌曰俯弘時務瑞應經曰行六度無極
佈施 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諸經以一心爲禪也名言不得其性相隨迎不見其南北朝·文選[蕭統]【胡刻本】布告(4816) / 佈告(500)
國語辭典·布告: 1.通告大眾。如:「
布告 縣民周知。」《三國演義.第二回》:「遣使者布告 天下,有功者重加賞賜。」或作「佈告 」。2.張貼出來以通告大眾的一種文書。如:「門口貼了一張吉屋出租的布告 。」或作「佈告 」。言告以其罪罪之亡命山澤挾藏軍器百日不首復罪如初赦書日行五百里
布告 遐邇咸使聞知唐·翰苑集[陸贄]【四部叢刊景宋本】運而永終無弊乃者新曆告成賜名曰授時曆自至元十八年正月一日頒行
佈告 遐邇咸使聞知元·元典章[佚名]【元刻本】分布(13617) / 分佈(1113)
句逸詩子曰繪事後素集解鄭𤣥曰繪畫文也凡畫繪先布衆色然後以素
分布 其間以成其文喻美女雖有倩盼美質亦湏禮以成也曰禮後乎集解何晏曰漢·史記[司馬遷]【清乾隆武英殿刻本】章其下一句逸也子曰繪事後素鄭曰繪畫文也凡繪畫先布眾色然後以素
分佈 其間以成其文喻美女雖有倩盼美質亦須禮以成之也曰禮後乎孔曰孔子三國·論語注疏[何晏]【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4] 𧦞 pù (78) U+2799E 汉语大字典
宋·重修玉篇[陳彭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五乖二切不正又嬾也讒士銜切佞也誴殂冬切謀也 宅江切質也
宋·集韻[丁度]【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文南楚謂之笯竹筥摹模也縸惡絮也齊人語○悑怖普故切説文惶也或从
明·正字通[張自烈]【清康熙二十四年清畏堂刻本】: 二十五卷註作詁又魯申公爲詩訓故與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