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汙洿窊窊洼汙洿穢
同源字
a汙洿:oa窊(叠韻) oa窊(窳):oe洼(窪窐)(魚支旁轉) a汙洿:iuat穢(薉濊)(魚月通轉)

《説文》:“汙,薉也,一曰小池爲汙。”《左傳·隱公三年》:“潢汙行潦之水。”服注:“水不流謂之汙。”《吕氏春秋·達鬱》:“故水鬱則爲汙。”《釋名·釋言語》:“汙,洿也,如洿泥也。”

《説文》:“洿,濁水不流也。一曰窊下也。”段注:“窊,本作窳,今改。”《一切經音義》十二引《字林》:“濁水不流曰洿。”八引《三倉》:“停水曰洿。”《孟子·梁惠王上》:“數罟不入洿池。”王筠曰:“按:‘洿﹑池’同物,但分清濁耳。”按:在濁水不流的意義上,“汙﹑洿”實同一詞。《廣韻》:“汙,同洿。”

《説文》:“窊,汙衺下也。”字又作“窳”。《集韻》:“窳,同窊。”音轉爲“洿﹑汙”。《大戴禮·勸學》:“譬之如洿邪,水潦灟焉,莞蒲生焉。”《説苑·復恩》:“下田洿邪,得穀百車。”《史記·滑稽列傳》:“汙邪滿車。”集解引司馬彪:“汙邪,下地田也。”

《廣雅·釋詁三》:“洼,汙也。”《方言》三:“洼,洿也。自關而東或曰洼。”《淮南子·覽冥》:“澤無洼水。”注:“洼水,渟水。”《史記·樂書》:“又嘗得神馬渥洼水中。”索隱:“洼,蘇林音窐。窐即窳也。”

《説文》:“窪,一曰窊也。”字又作“窐”。《吕氏春秋·任地》:“子能以窐爲突乎。”注:“窐,容汙下也。”

《廣雅·釋詁三》:“洿,濁也。”《漢書·昌邑哀王傳》:“大王位爲諸侯王,行汙於庶人。”師古曰:“汙,濁也。”《王尊傳》:“貪汙不軌。”師古曰:“汙,濁也。”《酷吏傳贊》:“其汙者方略教道,壹切禁姦。”師古曰:“汙,濁也。”《説文》:“汙,薉也。”《荀子·富國》:“百姓曉然皆知其汙漫暴亂而將大危亡也。”注:“汙漫,皆穢行也。”按:“汙﹑洿”的本義是濁水不流,引申爲濁,再由濁引申爲穢。

《説文》:“薉,蕪也。”段玉裁曰:“地云蕪薉,水云汙薉,皆謂其不潔清也。”《廣韻》:”薉,荒薉。”《玉篇》:“穢,不淨也。”《文選·班固〈東都賦〉》:“於是百姓滌瑕盪穢而鏡至清。”注引《字書》:“穢,不絜清也。”

随便看

 

同源字典共收录4349个汉字的同源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1: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