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去祛去朅 |
同源字 | khia去:khia祛(叠韻) khia去:khiat朅(魚月通轉) “祛”是“去”的使動詞(使去);“朅”是“去”的内動詞(去來),故“去﹑祛﹑朅”實同一源。 《左傳·閔公二年》:“衛侯不去其旗。”《論語·鄉黨》:“去喪,無所不佩。”集解引孔注:“去,除也。”《漢書·霍去病傳》:“右王迺去單于之號。”師古曰:“去,除也,音丘吕反。”《董仲舒傳》:“掃除其迹而悉去之。”師古曰:“去,亦除也。”《公孫弘傳》:“故法之所罸,義之所去也。”師古曰:“去,除也,音丘吕反。”《卜式傳》:“惡者輒去。”師古曰:“去,除也,音丘巨反。”《吾丘壽王傳》:“去仁恩而任刑戮。”師古曰:“去,除也。”《吕氏春秋·下賢》:“去其帝王之色。”注:“去,猶除也。”《審分》:“居無去車。”注:“去,猶釋也。”《戰國策·秦策二》:“處女相與語,欲去之。”注:“去,猶遣之也。”《漢書·五行志下之上》:“夏帝卜殺之﹑去之。”師古曰:“去,謂驅逐也。”按:除去的“去”,舊讀上聲。“祛”與此種“去”同義。 《廣雅·釋詁一》:“去,行也。”《楚辭·漁父》:“鼓枻而去。”《莊子·讓王》:“使者去。”《盗跖》:“子推怒而去。”又:“女子不來,水至不去。”來去的“去”舊讀去聲,是内動詞,與“朅”同義。“祛”是此種“去”的使動詞。 《廣雅·釋詁二》:“祛,去也。”《文選·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詩〉》:“惑祛吝亦泯。”注:“祛,去也。” 《説文》:“朅,去也。”段注:“按:古人文章多云‘朅來’,猶‘去來’也。”《廣雅·釋詁二》:“朅,去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下》:“朅輕舉而遠游。”師古曰:“朅,去意也。”《文選·張衡〈思玄賦〉》:“迴志朅來從玄謀。”舊注:“朅,去也。”左思《蜀都賦》:“殆而朅來相與。”劉注:“朅,去也。” |
随便看 |
同源字典共收录4349个汉字的同源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