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食飼食蝕
同源字
djiək食:ziə飼(飤)(神邪鄰紐,職之對轉) djiək 食:djiək 蝕(稪)(同音)

“食”有四個意義:第一是吃,第二是給人吃(使食),第三是飯,第四是糧食。本來都讀入聲,乘力切,後來第二﹑第三兩個意義讀去聲,祥吏切。第二個意義另寫作“飤﹑飼”。但是“飼”的意義也變窄了,變爲飼養牲畜了。

《廣韻》:“食,飲食。”《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衞風·氓》:“三歲食貧。”《王風·丘中有麻》:“將其來食。”《魏風·伐檀》:“不素食兮。”

《左傳·文公十八年》:“功以食民。”注:“食,養也。”釋文:“食,音嗣。”《戰國策·齊策四》:“食以草具。”《荀子·禮論》:“母能食之,不能教誨之。”注:“食,音嗣也。”《淮南子·説山》:“幸善食之而勿苦。”注:“食,養也。”

《左傳·桓公二年》:“粢食不鑿。”釋文:“食,音嗣,𩚳也。”《周禮·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注:“食,飯也。”釋文:“食,音嗣。”《禮記·曲禮上》:“食居人之左。”注:“食,飯屬也。”釋文:“食,音嗣,飯也。”《論語·述而》:“飯疏食。”釋文:“食,飯屬也。”

《周禮·地官·廪人》:“則治其糧與其食。”注:“止居曰食,謂米也。”《書大傳》卷五:“居而無食謂之困。”注:“止居曰食,謂米也。”《國策·西周策》:“而藉兵乞食於西周。”注:“食,糧也。”

《説文》:“飤,糧也。”段注:“按:以食食人物,其字本作食,俗作飤,或作飼。經典無飤。許云:䬴,食馬穀也,不作飤馬。此篆淺人所增,故非其次。釋爲‘糧也’,又非。”

《説文》:“󱃨,敗創也。从虫人食,食亦聲。”段注:“敗者,毁也;創者,傷也。毀壞之傷,有蟲食之,故字从虫。”一般寫作“蝕”。《史記·天官書》:“日月薄蝕。”集解引韋昭:“虧毀爲蝕。”《吕氏春秋·明理》:“其月有薄蝕。”注:“日月激會相掩,名爲薄蝕。”《玉篇》:“蝕,日月蝕也。”《漢書·劉向傳》:“日有蝕之。”字本作“食”。朱駿聲曰:“經傳皆以食爲之。”《爾雅·釋蟲》:“食苗心,螟;食葉,𧎢;食節,賊;食根,蟊。”《春秋·成公七年》:“鼷鼠食郊牛角。”《孟子·滕文公下》:“井上有李,螬食實者過半矣。”《易·豐卦》:“月盈則食。”釋文:“食,或作蝕。”《詩·小雅·十月之交》:“日有食之。”《左傳·隱公三年》:“日有食之。”釋文:“食,本或作蝕。”《論語·子張》:“如日月之食焉。”皇侃本作“如日月之蝕也”。

随便看

 

同源字典共收录4349个汉字的同源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0: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