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感染某種溶鏈菌,致使食物中糖分變成多糖和酸,酸溶蝕牙齒琺瑯質而產生脫鈣現象。《說文解字.牙部》:「,齒蠹也。……齲,或从齒。」《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列傳.倉公》:「齊中大夫病齲齒,臣意灸其左大陽明脈,即為苦參湯,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淮南子.說山》:「壞塘以取龜,發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脣而治齲,桀跖之徒,君子不與。」或稱為「蛀牙」。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麌韻》。
「」為「齲」之異體。《說文解字.齒部》篆作「」,云:「齒蠹也,從牙禹聲。區禹切。,或從齒。」《集韻.上聲.麌韻》同齲,注云:「《說文》齒也,或從齒」。《正字通.齒部》齲,與同。《重訂直音篇.牙部》,齲同。故據《說文》「」為本字,「齲」為或體,既是同字,乃收「」為今通行「齲」字之異體。
《龍龕手鑑.齒部》。
《正字通.齒部》。
《異體字手冊.十七畫》。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字彙補.亥集拾遺》。
《中文大辭典.齒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