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
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
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A04796
字號A04796正字 - 00 - 15 
說文釋形大徐本:,口齗骨也。象口齒之形,止聲。凡齒之屬皆从齒。,古文齒字。(昌里切)
段注本:,口齗骨也。象口齒之形,止聲。凡齒之屬皆从齒。,古文齒字。(昌里切)
注音ˇ
漢語拼音chǐ
釋義

1.  人和動物口腔內用以咀嚼之骨質物。如:「乳齒」、「恆齒」、「牙齒」。說文解字.齒部:「齒,口骨也。」唐.韓愈〈祭十二郎文〉:「而視茫茫,而齒牙動搖。」唐.杜甫〈哀江頭〉詩:「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

2.  如牙齒排列狀之物。唐.柳宗元〈愚溪對〉:「有魚焉,鋸齒鋒尾而獸啼。」宋.辛棄疾蝶戀花.何物能令公怒喜〉詞:「恰似哀箏絃下齒,千情萬意無時已。」

3.  牛馬之年歲。幼小牛馬,歲生齒,故以齒數稱其年歲。《穀梁傳公二年:「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二六.大般涅盤經:「謂人即數年,牛即數歲,馬即數齒。」

4.  人之年齡。左傳.文公元年:「子上曰:『君之齒未也,而又多愛,黜乃亂也。』」晉.杜預.注:「齒,年也。」幼學瓊林卷二老壽幼誕:「羨高年齒德增。」

5.  並列。左傳.隱公十一年》:「寡人若朝於薛,不敢與諸任齒。」晉.杜預.注:「齒,列也。」明.馮夢龍古今概.貧儉部.置產:「設諸工之席於東人咸曰:『諸子安可與工徒齒?』」

6.  說、談。晉書卷九三外戚列傳:「少時放縱不,不為鄉曲所齒。」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傲主人非禮也,以貴驕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齒,人耳。」

7.  二一四部首之

A04796
A04796-014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海篇心鏡.數目類.八部》。


=>」之異體。

注音 (二)ㄔˇ (一)ㄍㄨㄥ
漢語拼音 (二)chǐ (一)gō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

」為「齒」之異體。按齒字有作形者,隸楷臼白每多相混,如貌之類。臼與白混,則混。《字彙補.八部》:「《韻會》古公字。又《海篇》古齒字。」按《海篇心鏡.數目類.八部》云:「,古文齒字。」故定為齒之異體。

()

=>」之異體。

A04796
A04796-001-1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齒部.齒字》。


注音 ˇ
漢語拼音 chǐ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齒」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齒部》:「齒、口齗骨也。象口齒之形,止聲。凡齒之屬皆從齒。,古文齒字。」古文隸變為,故《玉篇.齒部》云:「齒,昌始切,口齗骨。,古文;,古文。」《字彙補.齒部》云:「,古文齒字。」之隸變作,隸變之,十分明顯,上二畫變作,其他仍舊,故整體作楷化為八,故字變作。《正字通.八部》:「,舊註古文齒字,……上從八,下從臼。」據《說文》古文及《玉篇》《字彙補》與《正字通》所載形變,以為《說文》古文之形變,應無可疑,故定為齒之異體。

A04796
A04796-052
部首筆畫  - 04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上聲.止韻》。


A04796
A04796-051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一.齒部》。


A04796
A04796-055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五畫.齒字》引〈明朱由杭妃黃氏墓誌〉。


A04796
A04796-002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齒部.齒字》。


注音 ˇ
漢語拼音 chǐ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齒」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齒部》:「齒,口齗骨也。象口齒之形,止聲。凡齒之屬皆從齒。,古文齒字。」古文之隸變作,隸變之,十分明顯,上二畫變作,下體由篆文之圓筆變為隸體之方筆,故整體作。《玉篇.齒部》云:「齒,昌始切,口齗骨。,古文。」《字彙補.齒部》亦云:「,古文齒字。」故定為齒字之異體。

A04796
A04796-013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元.戴同.六書故.卷十一.人》。


注音 ˇ
漢語拼音 chǐ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齒」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齒部》:「齒,口齗骨也。象口齒之形。止聲。」段注:「者象齒,餘口字也。」按齒字之下體,如段注所說,象齒,為口,已具象口齒之形。《六書故.卷十一.人》:「,又作齒。」以為齒字之異體,可從。

A04796
A04796-003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山部》。


注音 ˇ
漢語拼音 chǐ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齒」之異體。《說文解字.齒部》:「齒,口齗骨也。象口齒之形,止聲。凡齒之屬皆從齒。,古文齒字。」齒所從止聲之止,隸變作,手寫遂成山。《隸辨.卷六.偏旁》云:「,齒。與《說文》同,從止,下象形。亦作,古文齒作,兼從古文變。」下體從古文變作,故整體可變作形,再變則為。《龍龕手鑑.山部》:「,古文。音齒,三同。」《四聲篇海.山部》:「,音齒。」《字彙補.山部》:「,同齒。」故據《字彙補》定作齒之異體。

A04796
A04796-004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止韻》。


注音 ˇ
漢語拼音 chǐ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齒」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齒部》:「齒,口齗骨也。象口齒之形,止聲。,古文齒字。」按字之形構,上從止聲,下從古文齒之形。《金文編.卷二》引〈中山王壺〉齒作「」,隸變則成《集韻》之「」。《集韻.上聲.止韻》:「齒、。醜止切。《說文》口齗骨也。古作。」其形變有跡可尋,故定為齒之異體。

A04796-005-1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六畫》引〈通俗小說〉等。


注音 ˇ
漢語拼音 chǐ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齒」之異體。字之形,見於《宋元以來俗字譜.十六畫》引〈通俗小說〉、〈白袍記〉、〈金瓶梅〉、〈嶺南逸事〉均作「」。《字學三正.體製上.時俗杜撰字》云:「齒俗作。」可知為齒之俗字,故定為齒之異體。

A04796
A04796-006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止部》。


注音 ˇ
漢語拼音 chǐ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齒」之異體。《字彙補.止部》:「,同齒。」按齒字下體本象口齒之形,篆文口作,隸變作口,故齒字之形,遂變作,其為齒之異體,形變之,至為顯明,應無可疑。

A04796
A04796-007
部首筆畫  - 00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四部備要本《集韻.上聲.止韻》。


注音 ˇ
漢語拼音 chǐ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齒」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齒部》:「齒,口齗骨也。象口齒之形。,古文齒字。」按齒之古文,亦有作者,《金文編.卷二》齒字引〈中山王壺〉作「」,下體正作「」,隸變作,四部備要本《集韻.上聲.止韻》:「齒、。醜止切。《說文》口齗骨也。古作。」今據《集韻》定為齒之異體。

A04796
A04796-050
部首筆畫  - 02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一.齒部》。


A04796
A04796-008-1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臼部》。


注音 ˇ
漢語拼音 chǐ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齒」之異體。字之形,《四聲篇海.臼部》云:「,昌里切。」只有齒字之音,而未釋義。然《四聲篇海.八部》云:「,古文齒字。」《字彙.八部》亦云:「,古文齒字。」《字彙補.臼部》:「,與齒同。」則又將《四聲篇海》與《字彙》之形變而為,故定為齒之異體。

A04796
A04796-053
部首筆畫  - 00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上聲.止韻》。


A04796
A04796-046
部首筆畫  - 00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二表》。


A04796
A04796-049
部首筆畫  - 00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一.齒部》。


A04796
A04796-035
部首筆畫  - 00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齒部》。


A04796
A04796-036
部首筆畫  - 00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精嚴新集大藏音.齒部》。


A04796
A04796-054
部首筆畫  - 00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五畫.齒字》引〈明處士于鎡配張氏墓誌〉。


A04796
A04796-029
部首筆畫  - 00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齒字》引〈隋張濤妻禮氏墓誌〉。


A04796
A04796-041-1
部首筆畫  - 0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4796
A04796-010
部首筆畫  - 0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上聲》。


注音 ˇ
漢語拼音 chǐ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齒」之異體。《干祿字書.上聲》:「、齒。並上俗下正。」《佛教難字字典.齒部》所收齒字,有作形者。《中華字海.止部》云:「,同,見《敦煌俗字譜》。」按乃「齒」之簡化字,同即同齒,故定為齒字之異體。

A04796
A04796-009
部首筆畫  - 0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齒部》。


注音 ˇ
漢語拼音 chǐ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齒」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齒部》:「齒,口齗骨也。象口齒之形,止聲。,古文齒字。」按字之形構,上從止聲,下從古文齒之形。古文齒隸變作。《字彙補.齒部》:「。並古文齒字。」是字之形亦有依據,故定為齒之異體。

A04796
A04796-044
部首筆畫  - 0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


A04796
A04796-024
部首筆畫  - 0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齒部.齒字》引〈唐僧義福塔銘〉。

《敦煌俗字譜.齒部.齒字》引〈中28.241.下2〉。


A04796
A04796-045
部首筆畫  - 0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鑑.上聲.止韻》。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六畫》引〈太平樂府〉。

《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


A04796
A04796-030
部首筆畫  - 0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齒部.齒字》引〈中16.121.上7〉。


A04796
A04796-025
部首筆畫  - 0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齒部.齒字》引〈唐車諤妻侯氏墓誌〉。


A04796
A04796-027
部首筆畫  - 0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齒字》引〈魏元欽墓誌〉。


A04796
A04796-019
部首筆畫  - 0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紙韻.齒字》引〈唐贈泰師孔宣公碑〉。


A04796
A04796-015
部首筆畫  - 00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止韻.齒字》引〈孫叔敖碑〉。


A04796
A04796-020
部首筆畫  - 00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紙韻.齒字》引〈唐張君文瑾碑〉。


A04796
A04796-017
部首筆畫  - 00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止韻.齒字》引〈安平相孫根碑〉。


A04796
A04796-021
部首筆畫  - 00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齒部.齒字》引〈魏王僧墓誌銘〉。


A04796
A04796-023
部首筆畫  - 00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齒部.齒字》引〈隋田光山夫人李氏墓誌〉。


A04796
A04796-028
部首筆畫  - 00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齒字》引〈魏王昌墓誌〉。


A04796
A04796-018
部首筆畫  - 00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卷六.偏旁.字》。


A04796
A04796-047
部首筆畫  - 0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止部》。

《重訂直音篇.卷一.齒部》。


A04796
A04796-022
部首筆畫  - 0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齒部.齒字》引〈周曹恪碑〉。


A04796
A04796-026
部首筆畫  - 0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齒字》引〈魏元馗墓誌〉。


A04796
A04796-016
部首筆畫  - 0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止韻.齒字》引〈孫叔敖碑陰〉。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上聲.六止.頁248.右
上聲.六止.頁248.右
隸辨
卷三.上聲.六止.頁355.右
卷六.偏旁.頁807.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上聲.頁9.左
新加九經字樣
口部.頁41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六止.醜止切.頁322
上聲.四十二拯.稱拯切.頁429
四部備要本.上聲.頁11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三.上聲.六止.頁47.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頁231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上上聲.頁509.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4: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