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調味用之細碎辛辣食物或菜末。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這出家的要餐松啗柏,熬齏受淡。」明.高明《琵琶記.蔡宅祝壽》:「入則孝,出則弟,怎離白髮之雙親?到不如盡菽水之歡,甘齏鹽之分。」
2. 粉碎。《新五代史.卷三○.漢臣傳.蘇逢吉》:「史公一處分,吾齏粉矣。」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齊韻》。
《類篇.齊部》。
《正字通.臼部》。
《四聲篇海.臼部》。
《字彙.臼部》。
《四聲篇海.艸部》。
《字彙.艸部》。
◎「」,今標準字體作「虀」。
《康熙字典.艸部》。
《中華字海.艸部》。
《重訂直音篇.卷四.艸部》。
原異體字表所收字形作:「」。
《廣韻.平聲.齊韻》。
《漢語大字典.齊部》。
《字彙補.韭部》。
《中華字海.韭部》。
《唐.釋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一.大集日藏分經》。
《四聲篇海.韭部》。
《重訂直音篇.卷七.韭部》。
《字彙.韭部》。
《中文大辭典.韭部》。
段注本《說文.韭部》。
《康熙字典.韭部》。
《中華大字典.韭部》。
《正字通.韭部》。
《玉篇.韭部.字》。
《新編諸子集成三.莊子.天道》。
《漢語大字典.韭部》。
「」為「齏」之異體。根據《說文.韭部》所載,「」之重文作「齏」,今多以重文為正,「」反為其異。文獻上亦見作「」,如《玉篇.韭部》:「,子兮切。以薑蒜為之。」當是省形。亦另見「」形者,如《新編諸子集成.莊子.天道》:「萬物而不為戾。」究其形構,當為「」之變形。蓋「欶」與「敕」形近,故易混。文獻既然有據,收為異體可也。
《清.任大椿.小學鈎沈.卷七》。
《俗書刊誤.卷一.平聲.齊韻》。
《龍龕手鑑.齊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