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
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
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
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A04795
字號A04795正字 - 03 - 17 
說文釋形「齋」《說文》作「」。
大徐本:,戒,潔也。从示,齊省聲。,籀文齋,从省。音禱。(側皆切)
段注本:,戒,絜也。从示,省聲。,籀文齋,从省。(側皆切)
注音ㄓㄞ
漢語拼音zhāi
釋義

1.  古人於祭祀或舉行重要典禮前,沐浴素食以示虔誠。如:「齋戒」。說文解字.示部:「(齋),戒,潔也。」論語.述而:「子之所慎:齋、戰、疾。」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二世乃齋於望夷宮,欲祠經,沉四白馬。」

2.  佈施飯菜給僧侶。舊唐書.卷一三.德宗本紀:「賜馬十匹,令於諸寺齋僧。」《水滸傳》第六回:「你是活佛去處來的僧,我們合當齋你,爭奈我寺中僧眾走散,並無一粒齋糧。

3.  素食或僧侶飲食。如:「吃齋」。《西遊記》第二○回:「茶罷,又吩咐辦齋。」《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別說鍋渣麵筋,我連鹽醬都不動,我許的是。」

4.  僧侶誦經祈福之活動。唐.王健〈同於汝錫遊降聖觀〉詩:「聞說開元日,曉移行漏帝親過。」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今日師父,著我在寺中,但有探長老的,便記著,待師父回來報知。」

5.  房舍。如:「書齋」、「茅齋」。唐.王勃〈贈李十四〉詩四首之四:「直當花院裡,書齋望曉開。」宋史.卷一五七.選舉志三:「太學置八十齋,齋各五楹,容三十人。」

6.  商店名號。如:「榮寶齋」。清.徐珂稗類鈔.飲食類.茶食:「乾隆末葉,江寧茶食店以利涉橋之陽春齋、淮清橋之四美齋為上,遊畫舫者爭相貨買,曲中諸款客人,亦必需此。」

A04795
A04795-031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齋字》引〈魏巨始光造象〉。


A04795
A04795-024
部首筆畫  - 13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齊部.齋字》引〈齊梁罷村邑子七十人造浮圖記〉。


A04795
A04795-028
部首筆畫  - 13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齋字》引〈魏比丘僧智造象〉。


A04795
A04795-025
部首筆畫  - 14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齊部.齋字》引〈齊梁罷村邑子七十人造浮圖記〉。


A04795
A04795-037
部首筆畫  - 16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六朝別字記新編.嵩陽靈廟碑》。


A04795
A04795-013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皆韻》。


=>」之異體。

注音 (二)ㄓㄞ (一)(1)ㄐㄧˋ (2)ㄑㄧˊ (3)ㄓㄞ (4)ㄗ
漢語拼音 (二)zhāi (一)(1)jì (2)qí (3)zhāi (4)zī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

」為「齋」之異體。齋,《說文解字.示部》:「戒潔也。從示,齊省聲。」《集韻.平聲.皆韻》「」「齋」下收「」字,注云:「古作。」《漢語大字典.厶部》「」下云:「同齋。《集韻.平聲.皆韻》:,隸作齋,古作。」按:「」為「齊」之異體,段玉裁於《說文》齊下注云:「亦字。」為齋之異體,今文獻既以「」為「齋」之古文,而不以假借解之,故「」當為「齋」之異體字。

()

=>」之異體。

A04795
A04795-001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部》。


注音 ㄓㄞ
漢語拼音 zhāi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齋」之異體。齋,《說文解字.示部》:「戒潔也。從示,齊省聲。」《四聲篇海.厶部》收「」字,注云:「莊皆切。戒潔也。」《字彙補.厶部》亦收「」形,注云:「同齋。」《康熙字典.厶部》「」下云:「《字彙補》同齋。」《異體字手冊.十畫》則以「齋」之或體作「」。《中文大辭典.厶部》、《漢語大字典.厶部》「」下說解都云「同齋」。按:「」為「」形之變,「」為「齊」之異體字,段玉裁於《說文解字.齊部》齊下注云:「亦字。」為齋之異體,今文獻既多云「」同「齋」字,故「」當可視為「齋」之異體字。

A04795
A04795-002
部首筆畫  - 22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又部》。


注音 ㄓㄞ
漢語拼音 zhāi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齋」之異體。齋,《說文解字.示部》:「戒潔也。從示,齊省聲。,籀文齋。」《字彙補.又部》收「」字,注云:「與齋同。《道藏洞靈真經》師位嚴于室。」《康熙字典.又部》收「」字,引《字彙補》為之說。《中文大辭典.又部》、《漢語大字典.厶部》、《中華字海.厶部》都收「」字,亦引據《字彙補》。按:「」當為「齋」字籀文楷化訛變之形,故「」為「齋」之異體字。

A04795-003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部》。


注音 ㄓㄞ
漢語拼音 zhāi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齋」之異體。齋,《說文解字.示部》:「戒潔也。從示,齊省聲。」《字彙補.夂部》收「」字,注云:「與齋義同。見《五音集韻》。」《康熙字典.備考.夂部》「」下亦云:「《字彙補》同齋。」《中文大辭典.夂部》「」下說與《康熙字典》同。《漢語大字典.夂部》「」下云:「同齋。《五音集韻.皆韻》:,與齋義同。」按:齋之異體有作「」者,「」或即「」形之省變。《字彙補》及後代字書既云「」同「齋」,故「」當為「齋」之異體字。

A04795
A04795-011
部首筆畫 广 - 17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齊部》。


#「C03374」另兼正字。

注音 ㄓㄞ #ㄓㄞ
漢語拼音 zhāi #zhāi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齋」之異體。齋,《說文解字.示部》:「戒潔也。從示,齊省聲。」《字彙.齊部》收「」字,注云:「莊皆切,音齋,小茅舍也。」《正字通.齊部》「」下注:「同齋。齋者,居室之別名,凡燕居通稱為齋。……舊註小茅舍,非。本借用齋。加广亦非。」《康熙字典.齊部》收「」字,並引《字彙》、《正字通》之說。《中文大辭典.齊部》「」下亦云:「與齋同。」並引據《正字通》之說。按:齋用作「居室之別名」,後或加「广」以與「戒潔」意分別而成,「」字後起,為「齋」之異體字。

#「」另兼正字。


#「C03374」另兼正字。
A04795
A04795-016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米部》。

《字彙補.文部》。


注音 ㄓㄞ
漢語拼音 zhāi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齋」之異體。齋,《說文解字.示部》:「戒潔也。從示,齊省聲。」《四聲篇海.米部》收「」字,注云:「古文,音齋。」《字彙補.文部》收「」字,注云:「古文齋字,見《篇韻註》。」《康熙字典.文部》「」下云:「《篇韻》與齋同。」《異體字手冊.十畫》則以「」為「齋」之或體。《漢語大字典.文部》「」下注云:「同齋。《字彙補.文部》:,古文齋字。《敦煌變文集.太子成道經》:日食一麻或一麥,長座禪觀行。」按:「」當為「齋」之省訛俗寫,因多見文獻徵引,故「」當為「齋」之異體字。

A04795-004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六畫》引〈東記〉。


注音 ㄓㄞ
漢語拼音 zhāi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齋」之異體。齋,《說文解字.示部》:「戒潔也。從示,齊省聲。」《宋元以來俗字譜.十六畫》引〈東記〉等「齋」作「」。《康熙字典.文部》「」下云:「《篇海》同齋。」《彙音寶鑑.皆上平聲》「」下云:「與齋同字。」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一表》「」為「齋」之簡化字。按:「」為「齋」之俗寫簡字,當為「齋」之異體字。

A04795
A04795-045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六畫》引〈取經詩話〉等。


A04795-005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六畫》引〈通俗小說〉等。


注音 ㄓㄞ
漢語拼音 zhāi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齋」之異體。齋,《說文解字.示部》:「戒潔也。從示,齊省聲。」《宋元以來俗字譜.十六畫》引〈通俗小說〉等「齋」作「」。《中文大辭典.文部》、《漢語大字典.文部》都收「」字,《宋體母稿異體字.文部》亦收「」形。按:「」為「齋」之俗省寫法,當為「齋」之異體字。

A04795
A04795-032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齋字》引〈魏趙俊然百人造象〉。


A04795
A04795-033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齋字》引〈齊董伏思造象〉。


A04795
A04795-018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佳韻.齋字》引〈北齊董洪達造像銘〉。


A04795
A04795-041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皆韻》。

《中華字海.部》。

《重訂直音篇.卷一.示部》。


A04795
A04795-006
部首筆畫  - 09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示部》。


注音 ㄓㄞ
漢語拼音 zhāi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齋」之異體。齋,《說文解字.示部》:「,戒潔也。從示,齊省聲。」《字彙補.示部》收「」字,注云:「《說文》齋本字。」《康熙字典.示部》亦收「」,說同《字彙補》。《異體字手冊.十畫》齋下收「」字,注云:「篆文。」《中文大辭典.示部》、《漢語大字典.示部》都云「」為「齋」之本字。按:「」亦為「齋」之篆文楷化體,今既定「齋」為正字,故「」當為其異體字。

A04795
A04795-014
部首筆畫  - 13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佳韻.齋字》引〈漢桐柏淮源廟碑〉。


A04795
A04795-016-1
部首筆畫  - 14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皆韻.字》引〈桐柏廟碑〉。


注音 ㄓㄞ
漢語拼音 zhāi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齋」之異體。齋,《說文解字.示部》:「戒潔也。從示,齊省聲。」《隸辨.平聲.皆韻》引〈桐柏廟碑〉收字,注云:「《隸釋》云:字書無字,以文義推之,當為齋戒之齋。按:《說文》齋從示,齊省聲。此則不省齊,而移示於傍耳。《隸釋》是也。碑字分明,字原誤書作『』,乃云字從示,敬之至也,甚為紕繆。」《漢語大字典.示部》亦收「」字,並具引前說。按:為從示、齊聲,與今「齊省聲」之形稍異,當為「齋」之異體字。

A04795
A04795-042
部首筆畫  - 21 - 26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示部》。


A04795
A04795-007
部首筆畫  - 21 - 26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示部》。


注音 ㄓㄞ
漢語拼音 zhāi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齋」之異體。齋,《說文解字.示部》:「戒潔也。從示,齊省聲。,籀文齋。」《正字通.示部》收「」字,注云:「籀文,篆作,見《說文》。」《康熙字典.示部》「」下云:「《說文》籀文齋字。」《中文大辭典.示部》、《漢語大字典.厶部》都以「」為「齋」之籀文。按:「」為《說文》齋字籀文之楷化字,當為「齋」之異體字。

A04795
A04795-008
部首筆畫  - 04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不部》。

《字彙補.食部》。


注音 ㄓㄞ
漢語拼音 zhāi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齋」之異體。齋,《說文解字.示部》:「戒潔也。從示,齊省聲。」《四聲篇海.不部》收「」字,注云:「音齋。」《字彙補.食部》「」下注云:「《字學元元》與齋同。」《康熙字典.食部》「」下云:「《桂海雜字》與齋同。」《漢語大字典.食部》「」下云:「……宋趙與時《賓退錄》卷五:『吳虎臣《漫錄》云:婺州下俚有俗字,如以……,為齋,訟牒文案亦然。』」按:「齋」本為形聲字,「」則為依「齋」義所造之會意字,從「不」「食」。「」當為「齋」之異體字。

A04795
A04795-039
部首筆畫  - 06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食部》。

《漢語大字典.食部》。

《重訂直音篇.卷三.食部》。


A04795
A04795-038
部首筆畫  - 09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食部》。

《重訂直音篇.卷三.食部》。


A04795
A04795-044
部首筆畫  - 09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食部》。


A04795
A04795-009
部首筆畫  - 10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食部》。


注音 ㄓㄞ
漢語拼音 zhāi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齋」之異體。齋,《說文解字.示部》:「戒潔也。從示,齊省聲。」《字彙.食部》收「」,以為即「齋」之俗字。《正字通.食部》說同。《康熙字典.食部》、《異體字手冊.十畫》、《中文大辭典.食部》、《漢語大字典.食部》都收「」字,並以為同「齋」。按:從字形分析,當為從食、從齋省,齋亦聲。「」於文獻中多視為「齋」之俗體,故「」當為「齋」之異體字。

A04795
A04795-015
部首筆畫  - 20 - 30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A04682-003部》。


#「C17056」另兼正字。

注音 ㄓㄞ #ㄓㄞ
漢語拼音 zhāi #zhāi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齋」之異體。齋,《說文解字.示部》:「戒潔也。從示,齊省聲。」《中華字海.鬲部》收「」字,注云:「同齋,齋戒。見《集韻》。」按:《集韻.平聲.皆韻》作「」不作「」,然卻見於《類篇.A04682-003部》云:「《說文》:戒潔也。齋或作。」故可收為「齋」之異體。

#「」另兼正字。


#「C17056」另兼正字。
A04795
A04795-067
部首筆畫  - 20 - 31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皆韻》。


=>C17056」之異體。

A04795
A04795-053
部首筆畫  - 24 - 34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四.鬲部》。


A04795
A04795-017
部首筆畫  - 03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佳韻.齋字》引〈唐圭峰禪師碑〉。


A04795
A04795-021
部首筆畫  - 03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齊部.齋字》引〈唐圭禪師碑〉。


A04795
A04795-012
部首筆畫  - 0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佳韻.齋字》引〈唐圭峰禪師碑〉。


注音 ㄓㄞ
漢語拼音 zhāi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齋」之異體。齋,《說文解字.示部》:「戒潔也。從示,齊省聲。」《金石文字辨異.平聲.佳韻》引〈唐圭峰禪師碑〉「齋」作「」,《干祿字書.平聲》亦作「」,《玉篇.示部》「」下云:「側皆切。《易》聖人以此戒。注:洗心曰。又敬也。」按:從「齊」之字異體又多作「」,今既定「齋」為正字,故「」當為其異體字。

A04795
A04795-046
部首筆畫  - 06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六畫》引〈太平樂府〉等。


A04795
A04795-020
部首筆畫  - 06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齋字》引〈隋密長盛造橋碑〉。


A04795
A04795-034
部首筆畫  - 06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齋字》引〈齊造丈八大象訟〉。


A04795
A04795-040
部首筆畫  - 06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齊部》。


A04795
A04795-048
部首筆畫  - 06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齊部》。


A04795
A04795-036
部首筆畫  - 06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齋字》引〈唐趙義本墓誌〉。


A04795
A04795-022
部首筆畫  - 06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齊部.齋字》引〈唐桑墓誌〉。


A04795
A04795-029
部首筆畫  - 06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齋字》引〈魏邑子二十七人造象〉。


A04795
A04795-023
部首筆畫  - 06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齊部.齋字》引〈唐趙義本墓誌〉。


A04795
A04795-049
部首筆畫  - 06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齊部》。


A04795
A04795-026
部首筆畫  - 07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齋字》引〈唐豆盧君夫人梁氏墓誌〉。


A04795
A04795-010
部首筆畫  - 14 - 2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齊部》。


=>」之異體。

注音 (一)ㄓㄞ (二)ㄗ
漢語拼音 (一)zhāi (二)zī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

」為「齋」之異體。齋,《說文解字.示部》:「戒潔也。從示,齊省聲。,籀文齋。」《字彙補.齊部》收「」字,注云:「《說文長箋》與齋同。……即籀文齋字也。」《康熙字典.齊部》收「」字,說與《字彙補》同。《中文大辭典.齊部》、《漢語大字典.齊部》都收「」,並以為「齋」之籀文。按:「」當為《說文》齋字籀文楷化形體。此形既多為文獻徵引,故「」當為「齋」之異體字。

()

=>」之異體。

A04795
A04795-050
部首筆畫  - 14 - 28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齊部》。


A04795
A04795-047
部首筆畫  - 15 - 3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4795
A04795-043
部首筆畫  - 16 - 28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示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四皆.頁79.左
平聲.十四皆.頁80.右
隸辨
卷一.平聲.十四皆.頁107.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平聲.頁4.右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四皆.莊皆切.頁105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四.皆上平聲.頁308.右
卷四.皆上平聲.頁308.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一.平聲.十五皆.頁56.右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