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787A04787A04787A04787A04787A04787A04787A04787A04787A04787
字號A04787正字 - 05 - 18 
說文釋形「鼕」《說文》不錄。
注音ㄉㄨㄥ
漢語拼音dōng
釋義

「鼕鼕」:擬聲詞:

(1)  鼓聲。如:「鼓聲鼕鼕」。唐.劉禹錫〈同白二十二贈王山人〉詩:「笑聽鼕鼕朝暮鼓,只能催得市朝人。」宋.陸游〈舍北晚步〉詩:「漠漠炊煙村遠近,鼕鼕儺鼓埭西東。」

(2)  類鼓聲之聲響。如:「鼕鼕敲門聲」。《文明小史》第三回:「二門外頭那人聲越發嘈雜,甚至拿磚頭撞得二門鼕鼕的響。」

A04787-009
部首筆畫  - 03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一表》。


#「」另兼正字。

注音 ㄉㄨㄥ #ㄉㄨㄥ
漢語拼音 dōng #d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冬」為「鼕」之異體。「冬」見《說文解字.部》:「,四時盡也。從。」則「冬」本是四時節候之名,無鼓聲意,其為「鼕」之異體,見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一表》,《中華字海.夂部》亦曰:「冬,『鼕』的簡化字。」「冬」本是四時名,以其音同「鼕」,故海峽乃借為「鼕」之簡化字,為今日大陸之通用者,衡諸現況,姑收之。


#「」另兼正字。
A04787
A04787-010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零卷.磬部.字》。

《龍龕手鑑.部》。


A04787
A04787-001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殳部》。


注音 ㄉㄨㄥ
漢語拼音 d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鼕」之異體。「鼕」字始見《廣韻.平聲.冬韻》:「鼓聲。」字作「鼕」,《集韻.平聲.東韻》作「鼕」,筆勢稍異而實同一字。「」字見《集韻.平聲.冬韻》,以為「」之或體,而《正字通.殳部》則曰:「,俗『鼕』字。」《康熙字典.殳部》、《中文大辭典.殳部》並從之。鼕為鼓聲,從冬、狀其聲;從鼓,示其類屬。今以「」字改易之,特重其聲耳。狀聲字雖無本字,然既以「鼕」為正,則「」為其異體是也,故可收。

A04787
A04787-006
部首筆畫  - 06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鼓部.字》。


注音 ㄉㄨㄥ
漢語拼音 d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鼕」之異體。「」字始見《玉篇.鼓部》:「徒名切,鼓聲。」「鼕」,從鼓冬聲,徒東切,為段氏古音之第九部;「」字所從之「虫」,當是「蟲」之省,蟲,直弓切,亦為段之第九部,是二字古音同也。夫狀聲之字,聲不示義,本無正字,故凡音同音近者皆可取而為之,此《玉篇.鼓部》「」下云:「或作『鼕』。」《集韻.平聲.冬韻》「鼕」下云:「亦作『』。」者也,故可收。

A04787
A04787-007
部首筆畫  - 06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鼓部》。


注音 ㄉㄨㄥ
漢語拼音 d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鼕」之異體。「鼕」字始見《廣韻.平聲.冬韻》:「鼓聲。」「」字僅見《四聲篇海.鼓部》:「鼕,二、徒冬切,鼓聲。」按:「鼓」,從壴,示鼓形.甲文作「」、「」、「」等形(見《甲骨文字集釋》第五),上象鼓飾,中象鼓面,下象鼓。從(或「」),示擊之之意,形義已足。然「」以「皮」易之,蓋鼓面多以獸皮蒙之,是重其為皮鼓者也,其義無殊,是為異體,故可收。

A04787
A04787-005
部首筆畫  - 07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鼓部》。


注音 ㄉㄨㄥ
漢語拼音 d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鼕」之異體。「」字僅見《四聲篇海.鼓部》:「音『同』,聲也。」「鼓」、「」並見《說文》,前者在「鼓」部,後者在「攴」部,宛似二字,然按之甲文、金文,二字實同一字,即王筠所謂「異部重文」者也(說詳「」字)。又「角」與「甬」形近,恐是傳抄而訛者也。「」為「鼕」之異體,而「」又與「」無別,則「」自亦為「鼕」之異體,故可收。

A04787
A04787-003
部首筆畫  - 07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鼓部》。


注音 ㄉㄨㄥ
漢語拼音 d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鼕」之異體。「鼕」字始見《廣韻.平聲.冬韻》:「鼓聲。」字作「鼕」,《集韻.平聲.東韻》作「鼕」,筆勢稍異而實同一字。「」字見《字彙.鼓部》:「徒紅切,音同,鼓聲。」字從「甬」,當是「角」之形近而訛者。角本為獸角,中空可為樂器,引伸之為樂聲,故狀鼓聲字可作「」。「角」、「甬」形近,傳抄易掍,故《正字通.鼓部》乃以「」為俗字也。此字形構雖誤,然猶知其為同,故可收。

A04787
A04787-002
部首筆畫  - 07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東韻》。


注音 ㄉㄨㄥ
漢語拼音 d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鼕」之異體。「鼕」字始見《廣韻.平聲.冬韻》:「鼓聲。」字作「鼕」,《集韻.平聲.東韻》作「鼕」,筆勢稍異而實同一字。「」,見《廣韻.平聲.東韻》:「鼓聲。」《集韻.平聲.東韻》:「鼕,鼓聲。或從冬。」角者,《說文解字.角部》:「獸角也。象形。」角為獸角,截而空之,可為樂器,如《北史.齊安德王延宗傳》:「帝乃駐馬,鳴角收兵。」杜牧〈登池州九峰樓〉:「百感中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引伸之,可為樂聲,如《爾雅.釋樂》:「宮謂之重,商謂之敏,角謂之經。」《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鄭注:「謂樂器之聲也。」是其證。「」,從鼓示其物,從角示其聲,形構已足。夫狀聲之字,本無正字,音同音近者皆可取而記之。此字若就《集韻》:「或從冬」推究之,似當以「」為正字,而「鼕」為或體也!今既反之,以「鼕」為正字,則「」為異體,故可收。

A04787
A04787-004
部首筆畫  - 07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鼓部》。


注音 ㄉㄨㄥ
漢語拼音 d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鼕」之異體。「」字僅見《四聲篇海.鼓部》:「,徒紅切。或從革。」此字「鼓」從「攴」。「鼓」之篆文,大徐本《說文》作「」,云:「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從壴,支象其手繫之也。」段注本《說文》則作「」,釋形為:「從壴,從屮、又;『屮』象飾,『又』象其手擊之也。」二者略異,依大徐本,隸定作「鼓」,今所通行者;依段注本,則隸定作「」。從攴之「」,亦見《說文解字.攴部》:「,擊鼓也。從攴壴,壴亦聲。」按之字義,「鼓」()似為鐘鼓字,「」似為瑟字。然「鼓」之甲文或作「」、「」、「」(俱見商承祚之《殷虛文字類編》),金文或作「」(克鼎),「」(師簋),「」(齊侯壺)(俱見容庚之《金文編》)。是古文中,從「攴」者固有之,即或不從「攴」者,亦象以手持物擊之之形,非若段氏所謂「從屮;屮象飾」也。故黃以周〈釋〉曰:「《說文》部之『』,為鍾正字……凡擊其亦可謂之部又有『』字,云『擊也。從攴壴。』與『』字下所言同,以明『』即『』之重文。」黃氏之言,容或可商,然以二字為重文,信然!

角,甲文作「」,金文作「」,篆文作「」,隸定作「角」,中無下穿者,今字作「」者,當是筆勢延伸者也,其為一字當可確認。據此,則「」為「鼕」之異體,殆無可疑,故可收。

A04787
A04787-011
部首筆畫  - 10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鼓部》。


A04787
A04787-008
部首筆畫  - 12 - 25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鼓部》。

《說文.鼓部》段注云。


#「C18188」另兼正字。

注音 ㄉㄨㄥ #ㄌㄨㄥˊ
漢語拼音 dōng #ló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鼕」之異體。「鼕」字始見《廣韻.平聲.冬韻》:「鼓聲。」《說文》有「」無「鼕」,鼓部:「,鼓聲也。從鼓隆聲。」此字《玉篇.鼓部》力弓切、《廣韻.平聲.東韻》力中切,以為狀聲之辭,初本作「隆」,如《詩.大雅.雲漢》:「旱既大甚蘊隆蟲蟲。」《傳》:「隆隆而雷。」又《淮南子.天文訓》:「季春三月,豐隆乃出,以將其雨。」注:「豐隆,雷也。」其後相承,乃增偏旁「鼓」以狀鼓聲隆隆然,轉為徒冬切,故段氏注曰:「其作『鼕』,讀『徒東』、『徒冬』二切者,即『』、『』之變也。」此言得之!「」見《說文解字.鼓部》,「鼕」見《廣韻.冬韻》本當以《說文》為正,今則反之,是亦為異體,故可收。


#「C18188」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玉篇零卷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一東.持中切.頁13
平聲.一東.徒東切.頁5
平聲.二冬.徒冬切.頁15
平聲.二冬.虛冬切.頁15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上平聲.頁122.右
檢字表.鼓部.頁287
簡化字總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7 4: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