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B06261B06261B06261B06261B06261B06261B06261B06261B06261B06261B06261B06261
B06261B06261B06261
字號B06261正字 - 00 - 13 
說文釋形
大徐本:,鼃(蛙)黽也。从它,象形。黽頭與它頭同。臣鉉等曰:「色,其腹也。」凡黽之屬皆从黽。,籀文黽。(莫杏切)
段注本:,鼃(蛙)也。从它,象形。頭與它頭同。凡之屬皆从,籀文。(莫杏切)
注音(一)ㄇㄥˇ(二)ㄇ一ㄣˇ
漢語拼音(一)měng(二)ㄇ一ěn
釋義

(一) ㄇㄥˇ

蛙屬。《說文解字黽部:「黽,鼃(蛙)黽也。」《正字通黽部:「黽,音猛。蛙屬,大腹水蟲。」

(二) ㄇㄧㄣˇ

勤勉、努力。《詩經.小雅.十月之交》:「黽勉從事,不敢告勞。」宋.蘇軾〈賜文武百寮太師文彥已下上第一表請舉樂不許批答〉:「顧未深明吾意,三復太息,難於黽從。」

B06261-009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獮韻》。


#「」另兼正字。
=>」之異體。
=>」之異體。

注音 (三)ㄇㄧㄣˇ (一)ㄇㄧㄢˇ (二)ㄇㄧㄣˇ #(1)ㄇㄧㄢˇ (2)ㄇㄧㄣˇ
漢語拼音 (三)mǐn (一)miǎn (二)mǐn #(1)miǎn (2)mǐ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

」為「黽」之異體。黽,《說文.黽部》:「黽,也。從它,象形。頭與它頭同。」《集韻.上聲.準韻》弭盡切下收「僶」三字,注云:「《爾雅》勉也。或作黽僶。」《正字通.力部》下則曰:「《集韻》通作僶黽,泥。」然《集韻》之說為《康熙字典.力部》所採,且《字彙.黽部》黽下注曰:「美允切,音閔,勉也。」音義與《集韻》同。黽為正字,故「」當為其異體字。

#「」另兼正字。

()

=>」之異體。

()

=>」之異體。

B06261-001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黽部》。


注音 ㄇㄧㄣˇ
漢語拼音 mǐ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黽」之異體。黽,《說文.黽部》:「也。從它,象形。」《字彙.黽部》收「」字,注云:「俗黽字。」形蓋由「黽」形逐漸省變而來。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二表》即取「」為「黽」之簡體字形。又《玉篇.部》黽作「」形,亦為省變之體。故「」「」當為「黽」之異體字。

B06261
B06261-015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网部》。


B06261
B06261-002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网部》。


注音 (1)ㄇㄧㄣˇ (2)ㄇㄧㄢˇ
漢語拼音 (1)mǐn (2)miǎ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黽」之異體。黽,《說文.黽部》:「也。從它,象形。」《四聲篇海.网部》收「」字,注云:「演切,池,縣名,在河南府。」今當音ㄇˇ。《字彙補.网部》亦收「」字,注云:「彌演切,音勉。《篇韻》縣名。」又云:「字疑有誤。」《康熙字典.网部》作「」,按語云:「即黽字之訛。」蓋「」皆「黽」形之異構,為「黽」之異體字。

B06261
B06261-003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网部》。


注音 (1)ㄇㄧㄣˇ (2)ㄇㄧㄢˇ
漢語拼音 (1)mǐn (2)miǎ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黽」之異體。黽,《說文.黽部》:「也。從它,象形。」《隸辨.上聲.軫韻》引〈黽池五瑞碑〉收「」字。《漢隸字源.上聲.獮韻》引〈李翕黽池五瑞碑〉收「」字。《字彙補.网部》收「」字,下云:「俗黽字」。蓋「」「」「」三形皆「黽」字之形變俗寫,皆當視為「黽」之異體字。

B06261
B06261-004
部首筆畫  - 00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黽部》。


=>」之異體。

注音 (一)ㄇㄧㄣˇ (二)(1)ㄍㄨㄟ (2)ㄐㄩㄣ (3)ㄑㄧㄡ
漢語拼音 (一)mǐn (二)(1)guī (2)jūn (3)qiū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

」為「黽」之異體。黽,《說文.黽部》:「也。從它,象形。」《字彙.黽部》收「」字,注云:「俗黽字」。《正字通.黽部》則作「」形,亦注云:「俗黽字。」《康熙字典.黽部》亦作「」,蓋皆「黽」之俗寫。《異體字手冊.八畫》以「」為「黽」之異體,音ㄇˇ。此說可從。

()

=>」之異體。

B06261
B06261-012
部首筆畫  - 00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上聲.軫韻》。


B06261
B06261-019
部首筆畫  - 00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上聲.軫韻.字》引〈黽池五瑞碑〉。

《玉篇.网部.字》。


B06261
B06261-011
部首筆畫  - 0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部.字》。


B06261
B06261-018
部首筆畫  - 00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六.黽部》。


B06261
B06261-005
部首筆畫  - 0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六書正.上聲.銑獮韻》。


注音 ㄇㄧㄣˇ
漢語拼音 mǐ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黽」之異體。黽,《說文.黽部》:「也。從它,象形。」《六書正.上聲.銑獮韻》「」下云:「也,象形。」將其隸定為「」。《經典文字辨證書.部》亦收「」形,《中文大辭典.黽部》亦收「」字,注云:「黽之本字。」今既定「黽」為正字,故「」當為「黽」之異體。

B06261
B06261-006
部首筆畫  - 04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部.字》。


注音 ㄇㄧㄣˇ
漢語拼音 mǐ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黽」之異體。黽,《說文.黽部》:「也。從它,象形。頭與它頭同。,籀文。」《玉篇.部》收「」字,以為「」之籀文。按:此形當即由黽字之籀文楷化而成。《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亦收「」字,《字彙補.黽部》「」下云:「籀文黽字」。故「」當為「黽」之異體字。

B06261
B06261-016
部首筆畫  - 0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黽部》。


B06261
B06261-007
部首筆畫  - 0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注音 ㄇㄧㄣˇ
漢語拼音 mǐ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黽」之異體。黽,《說文.黽部》:「也。從它,象形。頭與它頭同。」《龍龕手鑑.部》收「」字,與「黽」音同。《字彙補.部》亦收「」,注云:「同黽」。其形蓋由篆形增益訛變而來。故「」當為「黽」之異體字。

B06261
B06261-014
部首筆畫  - 0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部》。


B06261
B06261-021
部首筆畫  - 05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中文大辭典.黽部》。


B06261
B06261-013
部首筆畫  - 05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耿韻》。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隸字源
上聲.二十八獮.頁293.左
隸辨
卷三.上聲.十六軫.頁390.左
金石文字辨異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黽部.頁75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二庚.眉耕切.頁230
上聲.十七準.弭盡切.頁354
上聲.二十八獮.彌兖切.頁386
上聲.三十九耿.母耿切.頁523
上聲.二十八獮.彌兖切.頁386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三.上聲.三十九耿.頁59.右
六書正譌
上聲.十六銑獮韻.頁95.右
俗書刊誤
卷二.上聲.八軫.頁550.上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五.b06261-005部.頁6.左
卷四.心部.頁9.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四.一字數音.頁581
卷二.正譌.頁241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四.巾上上聲.頁325.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3: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