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刑在面也。从黒,京聲。,或从刀。(渠京切) 段注本:,墨刑在面也。从黑,京聲。,或从刀作。(渠京切)
1. 古代在犯人臉上刺字塗墨之刑罰名。後亦施用於奴婢、士兵,以防其逃跑。段注本《說文解字.黑部》:「黥,墨刑在面也。」《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孫武》:「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南史.卷五一.梁宗室列傳上.臨川靖惠王宏》:「蓄奴僮數百,皆黥其面。」
2. 文身。即在人身上刺染圖案或文字。《北史.卷九四.流求列傳》:「婦人以墨黥手,為蟲蛇之文。」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庚韻》。
《字彙.刀部》。
《中文大辭典.刀部》。
(二)
「剠」為「掠」之異體,亦為「黥」之異體。「掠」,大徐本《說文解字.手部.新附》云:「:奪取也,從手京聲。」隸變作「掠」。明嘉靖朝鮮歸真寺本《龍龕手鑑.刀部》曰:「剠:正音亮,取也,治也,奪也,亦作掠。」《集韻.入聲.藥韻》云:「掠、剠:《說文》:『奪取也。』或從刀。」是知「剠」為「掠」之異體字。「黥」,《說文解字.黑部》云:「:墨刑在面也,從黑京聲,渠京切。:黥或從刀。」篆文隸變作「黥」。《廣韻.平聲.庚韻》曰:「黥:黑刑在面。、剠:並上同。」《經典文字辨證書.黑部》云:「黥:正;亦作,同。剠:俗。」謹按:「黥」,《說文》或體隸變作「」易形聲為會意,俗體作「剠」,又易為「從刀京聲」,故「剠」亦可收為「黥」之異體字。
(一)
=>「掠」之異體。
《佛教難字字典.黑部》。
《龍龕手鑑.黑部》。
《中文大辭典.黑部》。
《字彙.黑部》。
《重訂直音篇.卷七.黑部》。
《廣韻.平聲.庚韻》
《玉篇.黑部.字》。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