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動物名。哺乳綱偶蹄目鹿科。腿長,褐色毛,性溫順,雄性多有角。肉可食,皮可製革,角可供作裝飾品。《說文解字.鹿部》:「獸也。」《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晉書.卷九四.隱逸列傳.郭文》:「恆著鹿裘葛巾,不飲酒食肉。」 2. 比喻帝位、政權。《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唐.溫庭筠〈過五丈原〉詩:「下國臥龍空誤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3. 粗劣。《後漢書.卷二六.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趙憙》:「載以鹿車,身自推之。」 4. 方形糧倉。《國語.吳語》:「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虛。」三國吳.韋昭.注:「員曰囷,方曰鹿。」 5. 姓。如漢代有鹿旗。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