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動物名。鳥綱鸚鵡目。嘴大而短,上喙鉤曲覆下喙,舌肥厚,能學人語。羽毛亦有白、紅、黃、綠多種顏色。棲於熱帶森林或巖洞樹穴中。段注本《說文解字.鳥部》:「鸚,鸚鵡,能言鳥也。」《禮記.曲禮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八:「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皇枝。」亦稱為「能言鳥」。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耕韻》。
「」為「鸚」之異體。鸚,段注本《說文解字.鳥部》作「」,云:「鸚,能言鳥也。從鳥嬰聲。」今考《集韻.平聲.耕韻》云:「鸚,或從隹。」《類篇.隹部》亦云:「,《說文》鸚,能言鳥也,或從隹。」《字彙補.隹部》、《康熙字典.隹部》亦皆引《集韻》定「」同「鸚」。按《說文》隹、鳥二字為別,後世則隹旁、鳥旁每多相混,如「雞」「鷄」、「難」「」之類。故可收「」字為「鸚」字之異體。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宋元以來俗字譜.鳥部》引〈嬌紅記〉。
《字彙補.亥集拾遺》。
鸚字據《說文解字.鳥部》云:「:鸚,能言鳥也。從鳥嬰聲。」依此小篆,則右形左聲。文獻上或見左形右聲者,《字彙補.亥集補遺》:「,與鸚同。《海防類編》:『倭國有里。』」中國文字特見字構部位互換者,如「桃」或作「」、「鵝」或作「」等。由此類推「鸚」可收「」為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