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時鳥名。《說文解字.鳥部》:「鶯,鳥也。」宋.辛棄疾〈蝶戀花.燕語鶯啼人乍遠〉詞:「燕語鶯啼人乍遠。卻恨西園,依舊鶯和燕。」又稱「倉庚」、「黃鸝」、「黃鶯」。
2. 鳥綱雀形目之通稱。體型較麻雀為小,羽色多為褐色或暗綠色,嘴短而尖,叫聲清脆。主食昆蟲,為農、林業之益鳥。中國種類甚多,分佈亦廣。
3. 鳥羽光華有文采貌。《詩經.小雅.桑扈》:「交交桑扈,有鶯其羽。」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佛教難字字典.鳥部》。
《中華字海.鳥部》。
《常用漢字辞典.JIS漢字総画一覽.十六画》。
《宋元以來俗字譜.鳥部》引〈太平樂府〉等。
《宋體母稿異體字.鳥部》。
《龍龕手鑑.鳥部》。
《偏類碑別字.鳥部.鶯字》引〈唐安宜縣令王君夫人劉氏墓誌銘〉。
《碑別字新編.二十一畫.鶯字》引〈唐安宜縣令王君夫人劉氏墓誌銘〉。
明嘉靖朝鮮歸真寺本《龍龕手鑑.鳥部》。
「」為「鶯」之異體。《說文解字.鳥部》鶯,云:「鳥也,從鳥塋省聲。詩曰:有鶯其羽。烏莖切。」段注本《說文解字.鳥部》鶯,云:「鳥有文章貌。」「」之字形,明嘉靖朝鮮歸真寺本《龍龕手鑑.鳥部》以為「鸎」之俗字。同「鸎」、「鶯」。《偏類碑別字.鳥部》鶯,引〈唐高夔墓誌〉收「」字。《佛教難字字典.鳥部》鶯,亦收「」。「」乃「鸎」之訛變俗字,既同「鶯」字,故收為異體。
《偏類碑別字.鳥部.鶯字》引〈唐曹州刺史杜昭烈墓誌〉。
「」為「鶯」之異體。《說文解字.鳥部》鶯,云:「鳥也,從鳥塋省聲。詩曰:有鶯其羽。烏莖切。」段注本《說文解字.鳥部》鶯:「鳥有文章貌。」《集韻.平聲.耕韻》「鶯」或作「鸎」。《龍龕手鑑.鳥部》以「」為「鸎」之俗字。《偏類碑別字.鳥部》「鶯」引〈唐曹州刺史杜昭烈墓誌〉收「」。並見《字彙.鳥部》、《正字通.鳥部》皆指「」為「鶯」字之訛。今《異體字手冊.十畫》亦收「」為「鶯」之俗字。既訛成俗,故收為異體也。
《集韻.平聲.耕韻》。
「鸎」為「鶯」之異體。《說文解字.鳥部》鶯,云:「鳥也,從鳥塋省聲。詩曰:有鶯其羽。烏莖切。」段注本《說文解字.鳥部》鶯,云:「鳥有文章貌。」《集韻.平聲.耕韻》「鶯、鸎」注云:「《說文》鳥也,引《詩》有鶯其羽。或作鸎。」亦見於《類篇.鳥部》、《四聲篇海.鳥部》。《字彙.鳥部》以「鸎」為俗「鶯」字。《正字通.鳥部》注以「鸎」字為黃鶯之「鶯」誤。《康熙字典.鳥部》鸎,注云:「或云鸎項有文,故從賏,賏,項飾也。或作鶯。」《經典文字辨證書.鳥部》以「鶯」為正字,「鸎」為別字。據此,故收「鸎」為「鶯」字之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