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
1. 鳥名。鳥綱鵑形目。口大尾羽長,嘴黑色,上嘴末端稍曲,身體灰褐色,尾有白色橫斑,胸腹有黑色橫條紋,與鷹相似。初夏常晝夜啼叫不已,鳴聲淒厲,能動旅客歸思。相傳為古蜀王杜宇之魂所化。明.朱權《荊釵記》第三五齣:「紙錢飄,蝴蝶飛,血淚染,杜鵑啼,睹物傷情越慘悽。」或稱「杜宇」、「鶗鴃」、「啼鴃」、「鵜鴃」、「子規」。
2. 植物名。常綠灌木。春夏開紅、紫或白色花,葉呈橢圓,供人觀賞。亦稱「映山紅」。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先韻》。
「」為「鵑」之異體。鵑,《說文解字》未收。《類篇.鳥部》:「鵑,圭玄切。鵑鳥名。」「」形見於《集韻.平聲.先韻》圭玄切,云:「,,鳥名,或從隹。」按:以意符言,「隹」、「鳥」互通;以聲符言,從「厶」、從「口」,亦常互訛,故應收為「鵑」字之異體。
《類篇.隹部》。
◎「」,今標準字體作「」。
「」為「鵑」之異體。鵑字不見載於《說文》,《類篇.鳥部》云:「鵑,鵑。」按俗書凡從「肙」之字多作「」,故「鵑」字或作「」。今考《集韻.平聲.先韻》云:「,或從隹。」《類篇.隹部》亦云:「鵑,鳥名,或從隹。」《字彙.隹部》、《康熙字典.隹部》等亦皆以「」同「鵑」。按字書從「隹」從「鳥」字多無別,如「雞」與「鷄」、「雕」與「鵰」之類。然則可以收「」字為「鵑」字之異體無訛。
《玉篇.鳥部.字》。
「」為「鵑」之異體。鵑字不見載於《說文》。《類篇.鳥部》云:「鵑,鵑。」今考《玉篇.鳥部.字》作「」,《集韻.平聲.先韻》、《宋元以來俗字譜.鳥部》引〈東牕記〉等亦同。《字彙.鳥部》、《正字通.鳥部》則云:「,俗鵑字。」按從「肙」之字俗多作「」,故「鵑」字或有作「」者也。今以字書有據,故可收「」字為「鵑」字之異體。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