鴒,「鶺鴒」,鳥名。亦單用。鳥綱雀形目鳴禽類。體長約五至六寸。頭黑,前額白,背黑,腹白,翼尾均長。因其鳴則天降雪,且性喜食雪,故亦稱為「雪姑」。築巢於水濱石隙間,以昆蟲為食。或稱為「脊令」、「連錢」。《北齊書.卷二九.列傳.李渾》:「鴒有六翮,飛則沖天。」唐.李商隱〈為裴懿無私祭薛郎中袞文〉:「原鴒奕奕,沼雁馴馴。」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正字通.鳥部》。
◎「」,今標準字體作「」。
「」為「鴒」之異體。《玉篇.鳥部》:「鴒,力丁切,鴒。」《正字通.鳥部》:「,俗鴒字,詩作脊令。」《康熙字典.鳥部》「」下引《字彙》:「鳥脊鴒別名。」今本《字彙.鳥部》但云:「鶺別名」,疑脫「鴒」字。由此可知,「」為「鴒」之異體。
《集韻.平聲.青韻》。
《字彙補.鳥部》。
「」為「鴒」之異體。鴒,《五經文字.鳥部》「郎丁反。詩及釋文作脊令,又作即令。」《玉篇.鳥部》:「鴒,力丁切,鴒。」《集韻.平聲.青韻》「鴒、,鴒鳥名,或從靈,通作令。」《類篇.鳥部》同之。《四聲篇海.鳥部》始見「,音靈;,力丁切,鴒也。」、二字並列,當互文見義。今據《字彙補.鳥部》:「,同。」《集韻.平聲.青韻》:「鴒或從靈」,知「」為「鴒」之異體。
「」為「鴒」之異體。《玉篇.鳥部》:「鴒,力丁切,鴒。」按:《康熙字典.鳥部》引〈爾雅.釋鳥〉:「鴒雝渠」與《詩.小雅》:「脊令在原」。《集韻.平聲.青韻》:「鴒,鴒,鳥名,或從靈,通作令」,今據此以「」為「鴒」之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