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蟲類鱷目之通稱。體型龐大,長者可至丈餘,吻長而廣,齒銳,上頜骨有一缺刻,以嵌合第四下頜齒,鱗甲堅硬,其四足趾間均有蹼狀,方便在淤泥上行走。性情兇猛,平時喜棲沼澤中,而以魚、鳥、哺乳類等小型動物為食,偶亦侵犯人。產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同「」。《說文解字.虫部》:「(鱷),(似)蜥易,長一丈,水潛,吞人即浮,出日南也。」清.段玉裁.注:「俗作、鰐、鱷。」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鐸韻》。
「」為「鱷」之異體。,《說文解字.虫部》:「,似蜥易,長一丈,水潛吞人即浮,出日南,從虫,聲。」《廣韻.入聲.鐸韻》作「」。《集韻.入聲.鐸韻》「」下收「鱷」,以為「」之或體。《六書正譌.入聲.藥鐸韻》則以「鱷」為「」之俗體,段玉裁於《說文》「」下亦云「俗作鱷」。按:為從虫聲,鱷為從魚噩聲,鱷為後起形聲字,雖改易形符、音符,然音義與「」無異。今既定「鱷」為正字,故「」當為「鱷」之異體字。
「」為「鱷」之異體。鱷,《龍龕手鏡.魚部》云:「五各反,魚名。」《廣韻.入聲.鐸韻》收「」字,《集韻.入聲.鐸韻》「鱷」下云:「魚名。《說文》似蜥蜴,長一丈,水潛吞人却浮,出日南。或作鱷。」可知「鱷」皆「」之異體,或從咢聲,或從噩聲。今既定「鱷」為正字,故「」當為其異體字。
《龍龕手鑑.魚部》。
「」為「鱷」之異體。「鱷」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虫部》:「似蜥易,長一丈,水潛,吞人即浮,出日南也,從虫聲。」今楷定通作「鱷」(《玉篇.魚部》)。「」字見《龍龕手鑑.魚部》曰:「:誤。舊藏作鰐,五各反,魚名。」蓋由「鰐」訛成耳。據此,「」為「鱷」之異體,可從。
原異體字表所收字形作「」。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康熙字典.魚部》。
「」為「鱷」之異體。鱷,《龍龕手鏡.魚部》收錄「鱷」字,注云:「五各反。魚名。」其下又收「」,以為「鱷」之今字。《康熙字典.魚部》則作「鰐」。《角川漢和辞典.魚部》、《中文大辭典.魚部》、《漢語大字典.魚部》、《中華字海.魚部》等都作「鰐」形。鰐為從魚咢聲,與「鱷」同音。今既定「鱷」為正字,故「鰐」當為「鱷」之異體字。
《正字通.魚部》。
「」為「鱷」之異體。「鱷」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魚部》:「似蜥易,長一丈,水潛,吞人即浮,出日南也,從虫聲。」今楷定通作「鱷」(《玉篇.魚部》)。「」字見《四聲篇海.魚部》曰:「:五各切,魚名。」《正字通.魚部》亦云:「:俗鱷字。舊註『魚名』,分為二,誤。」蓋所從聲旁「噩」於俗字中往往可以作「」耳。據此,「」為「鱷」之異體,可從。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