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
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
A04682A04682A04682A04682A04682
字號A04682正字 - 00 - 10 
說文釋形,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凡鬲之屬皆从鬲。,鬲或从瓦。,漢令鬲,从瓦,厤聲。(郎激切)
也。古文。亦鬲字。象孰飪五味气上出也。凡之屬皆从A04682。(郎激切)
注音(一)ㄌㄧˋ  (二)ㄍㄜˊ 
漢語拼音(一)lì  (二)gé 
釋義

 ()ˋ

  1. 古時之炊具。圓口,似鼎有三足,足部中空,便於加熱炊煮。說文解字.:「鼎屬,實五二升。」爾雅.卷四.釋器:「鼎絕大謂之鼐。」晉.郭璞.注:「鼎耳在表,款足者謂之鬲。」周禮.冬官考工記.陶人:「實五厚半寸。」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上》:「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其空足曰鬲。」
  2. 古時喪葬所用之瓦瓶儀禮.士喪禮:「夏祝鬻餘飯,用二鬲于西牆下。」禮記.喪大記》:「陶人出,管人受。」
  3. 二一四部首之

(二)ㄍㄜˊ

  1. 人體之經穴。位於脊骨第七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處之經穴。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太祖苦頭風,每發,心亂目眩隨手而差。」
  2. 阻隔。管子.明法解》:「法令不得至於民,疏遠閉而不得聞。」
  3. 人名用字。如殷末有賢人膠
A04682
A04682-030
部首筆畫  - 20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錫韻》。


A04682
A04682-031
部首筆畫  - 21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錫韻》。


A04682
A04682-001
部首筆畫  - 10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錫韻》。


注音 (1)ㄌㄧˋ (2)ㄍㄜˇ
漢語拼音 (1)lì (2)gě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鬲」之異體。《說文解字.鬲部》:「,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鬲或從瓦,,漢令鬲從瓦厤聲。」《集韻.入聲.錫韻》:「……《說文》:『鼎屬也。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或作。」《字彙.鬲部》:「,與鬲同,郎狄切。」《正字通.鬲部》:「、鬲並同。」按之或體,今定作「鬲」之異體。

A04682
A04682-019
部首筆畫  - 11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瓦部》。


A04682
A04682-002
部首筆畫  - 12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入聲.錫韻》。


注音 (1)ㄌㄧˋ (2)ㄍㄜˇ
漢語拼音 (1)lì (2)gě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鬲」之異體。《說文解字.鬲部》:「,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或從瓦,,漢令鬲從瓦厤聲。」《玉篇.瓦部》:「,力的切,瓦器。今作鬲。」《廣韻.入聲.錫韻》:「鬲,《爾雅》曰:『鼎款足者謂之鬲。』《說文》作,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今亦作鬲。,瓦器,《說文》同上。為漢令所有之字,故今定作「鬲」之異體。

A04682
A04682-032
部首筆畫  - 09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金部》。

《中華字海.金部》。


A04682
A04682-018
部首筆畫  - 10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金部》。


A04682
A04682-016
部首筆畫  - 11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金部》。


A04682
A04682-006
部首筆畫  - 12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金部.字》。

《集韻.入聲.錫韻》。

《中文大辭典.金部》。


=>」之異體。

A04682
A04682-028
部首筆畫  - 13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麥韻》。


A04682
A04682-034
部首筆畫  - 14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金部》。

《中華字海.金部》。


A04682
A04682-027
部首筆畫  - 15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麥韻》。


A04682
A04682-017
部首筆畫  - 16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金部》。

《漢語大字典.金部》。


A04682
A04682-007
部首筆畫  - 16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錫韻》。

《正字通.金部》。

《中文大辭典.金部》。


=>」之異體。

A04682
A04682-022
部首筆畫  - 00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錫韻》。

《字彙.首卷.從古》。


A04682
A04682-012
部首筆畫  - 00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A04682
A04682-011
部首筆畫  - 00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卷六.偏旁.字》。

《玉篇.部.字》。

《俗書刊誤.卷四.入聲.陌韻》。


A04682
A04682-024
部首筆畫  - 00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


A04682
A04682-010
部首筆畫  - 0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五經文字.部》。

《玉篇.部.字》。

《重訂直音篇.卷四.鬲部》。


A04682
A04682-015
部首筆畫  - 0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重訂直音篇.卷四.鬲部》。

《中華字海.一部》。


A04682
A04682-029
部首筆畫  - 04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麥韻》。


A04682
A04682-023
部首筆畫  - 04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錫韻》。


A04682
A04682-020
部首筆畫  - 05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瓦部》。


A04682
A04682-004
部首筆畫  - 06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部.字》。


注音 (1)ㄌㄧˋ (2)ㄍㄜˇ
漢語拼音 (1)lì (2)gě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鬲」之異體。《說文解字.A04682-003部》:「也。古文,亦字。象孰飪五味气上出也。凡A04682-003之屬皆從。」《玉篇.部》:「,郎的切,也。亦作鬲。」《類篇.A04682-003部》:「也。古文亦鬲字。象孰飪五味气上出也。凡之類皆從。」《四聲篇海.鬲部》:「,朗的切,也。亦作鬲。」《正字通.鬲部》:「,同,《六書故》曰:『孫氏同音,一字,猶子與不當分為二。』《重定直音篇.鬲部》:「,音鬲,也。亦鬲同。A04682-003,同上。」按A04682-003字,皆鬲之古文,故今定作「鬲」之古文。

A04682
A04682-003
部首筆畫  - 06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鬲部》。


注音 (1)ㄌㄧˋ (2)ㄍㄜˇ
漢語拼音 (1)lì (2)gě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A04682-003」為「鬲」之異體。《說文解字.A04682-003部》:「也。古文亦字,象孰飪五味气上出也。」《隸辨.卷六.偏旁》:「A04682-003字闕,《說文》作,古文鬲也。」《康熙字典.鬲部》:「A04682-003,《集韻》鬲,古作A04682-003。」按:據《說文》,A04682-003為鬲之古文,故今定作「鬲」之異體。

A04682
A04682-026
部首筆畫  - 06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錫韻》。

《四聲篇海.鬲部》。

《經典文字辨證書.部》。


A04682
A04682-021
部首筆畫  - 06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部.字》。

《重訂直音篇.卷四.鬲部》。


A04682
A04682-033
部首筆畫  - 06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未韻》。


A04682-008
部首筆畫  - 07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鬲部》。

《康熙字典.鬲部》。


=>」之異體。

A04682
A04682-013
部首筆畫  - 07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噳韻》。


=>」之異體。

A04682
A04682-014
部首筆畫  - 10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鬲部》。

◎「」,今標準字體作「」。


#「C17045」另兼正字。

A04682
A04682-009
部首筆畫  - 10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鬲部》。


=>」之異體。

A04682
A04682-005
部首筆畫  - 12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鬲部》。


注音 (1)ㄌㄧˋ (2)ㄍㄜˇ
漢語拼音 (1)lì (2)gě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鬲」之異體。《類篇.鬲部》:「。狼狄切,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或作。」《正字通.鬲部》:「並同。」《康熙字典.鬲部》:「,《集韻》狼狄切,音歷,與鬲同。」按為鬲之或體,故今定作「鬲」之異體。

A04682
A04682-025
部首筆畫  - 12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錫韻》。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隸字源
入聲.二十一麥.頁530.右
隸辨
卷五.入聲.二十一麥.頁724.左
卷六.偏旁.頁818.左
金石文字辨異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鬲部.頁31
新加九經字樣
鬲部.頁16
鬲部.頁16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二十三錫.狼狄切.頁752
上聲.九噳.奉甫切.頁334
附錄.頁826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五.入聲.二十三錫.頁102.右
俗書刊誤
卷七.略記字始.頁571(周禮奇字)
卷四.入聲.七陌.頁558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鬲部.頁15.左
卷一.a04682-026部.頁15.左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入聲.頁285.右
卷二.古文字略.頁309.右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上.頁56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上入聲.頁173.左
卷六.亀上上聲.頁473.左
檢字表.金部.頁310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5: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