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髮雜亂。《玉篇.髟部》:「鬉,毛乱(亂)也。」《集韻.平聲.東韻》:「鬉,髮亂。」
2. 走獸頸上之毛。唐.李白〈結客少年場行〉:「紫燕黃金瞳,啾啾搖綠鬉。」《清史稿.卷八五.禮志四》:「馬祭,歲春、秋季月,為所乘馬祀圜殿。正日,司俎掛紙帛如常數,陳打糕一盤、醴酒一琖,縛馬鬉、尾綠紬二十對。」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
《正字通》。
《漢語大字典》。
《龍龕手鏡》。
《中文大辭典》。
「」為「」之異體。音ㄗㄨㄥ。
《玉篇.髟部》云:「,子公切,毛亂也。」《廣韻.平聲.東韻》:「,毛亂。子紅切。」今音ㄗㄨㄥ。
《字彙.髟部》:「,子紅切。馬。」《正字通.髟部》:「,俗字。」
按:《中文大辭典.髟部》亦云「」為「」之俗字,此為新構聲符變易之異體字。
《四聲篇海》。
《重訂直音篇》。
漢字結構之部件或可易位成異體,他如「峰」之作「峯」、「秋」之作「秌」等。
《四聲篇海.髟部》:「,子公切,毛亂也。」音義與《玉篇》「」字全同。《重訂直音篇.卷二.髟部》云:「,音宗,髮亂,毛亂。,同上。」可證「」為「」之異體。
按:「」為從髟聲之形聲字,作「」者,蓋構字部件易位之異體。
《增廣字學舉隅》。
◎「」,今標準字體作「」。
《唐.李白.李太白詩集.卷四.結客少年場行》。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