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盤結於頭頂或腦後之毛髮,其狀多樣。如:「雲髻」、「倭墮髻」、「鑽天髻」。大徐本《說文解字.髟部.新附》:「髻,總髮也。」唐.王建〈失釵怨〉詩:「鏡中乍無失髻樣,初起猶疑墮床上。」宋.劉辰翁〈寶鼎現.紅妝春騎〉詞:「又說向,燈前擁髻,暗滴鮫珠墜。」
2.竈神。《莊子.外篇.達生》:「沈有履,竈有髻。」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引司馬彪云:「髻,竈神,著赤衣,狀如美女。」
〔關鍵文獻〕
《字彙.毛部》。
「」為「髻」之異體。髻,《說文解字.髟部.新附》作「」,云:「總髮也。從髟吉聲。」「」則從毛既聲。此形見於《字彙.毛部》,云:「古無此字。《顏氏家訓》曰:吳人以既下作毛為髻字。」則此字起源甚早,應收為「髻」之異體。
《字彙補.長部》。
《龍龕手鑑.部》。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霽韻.髻字》引〈唐真化寺尼如顛律師墓志銘〉。
《龍龕手鏡.部》。
「」為「髻」之異體。「髻」,《說文解字.髟部.新附》作「」,云:「總髮也。從髟吉聲。」「」為俗字,見於《龍龕手鏡.部》,云:「,俗。」此字蓋從笄會意,笄亦可能為聲符也。《字彙.部》:「同髻。」《康熙字典》等後代字書皆引之,既見諸文獻,故可收。
《佛教難字字典.髟部》。
《集韻.去聲.霽韻》。
「」為「髻」之異體。髻,《說文解字.髟部.新附》作「」,云:「總髮也。從髟吉聲。」「吉」聲本在字之右下,標準字作「髻」,改採上意下聲結構。「」之結體則與小篆相同,此形見於《集韻.去聲.霽韻》、《類篇.髟部》、《字鑑.去聲.霽韻》,今既以「髻」為正體,「」字遂為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