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膝部以上之大腿骨,或指大腿。《說文解字.骨部》:「髀,股也。」《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至於髖髀之所,非斤則斧。」唐.顏師古.注:「髀,股骨也。」《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
2. 古時用以測日影之表。如商、周時之《周髀算經》。《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髀,股也;股者,表也。」《宋書.卷二三.天文志一》:「蓋天之術,云出周公旦訪之殷商,蓋假託之說也。其書號曰《周髀》。髀者表也,周天之數也。」
〔關鍵文獻〕
《字彙補.肉部》。
《漢語大字典.肉部》。
◎「」,今標準字體作「」。
《玉篇.足部.字》。
《字彙.足部》。
《漢語大字典.骨部》。
《集韻.上聲.薺韻》。
《正字通.骨部》。
《中文大辭典.骨部》。
《龍龕手鑑.骨部》。
《字彙.骨部》。
《中國書法大字典.骨部》。
《明.王廷相.王氏家藏集.雅述.上篇》。
「」為「髀」之異體。「髀」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骨部》:「股外也。從骨卑聲。」
「」字見王廷相《王氏家藏集.雅述.上篇》:「北方有國,日落煮羊未熟而日已出。」
按:「」所從之「」,當是「畢」之省形。夫「髀」之作「」,乃為以雙聲字改易聲符之異體,省形之「」亦若是。職是,字書雖不言「髀」,「」為異體,然審之形構,其為一字信然,故可收。
《四聲篇海.骨部》。
《類篇.骨部》。
《北史.卷七.齊顯祖文宣帝本紀》。
「」字見《漢語大字典.骨部》,曰:「同『髀』。」《中華字海.骨部》並同。
按:「髀」從骨卑聲,「」從骨畢聲。「卑」者補移切,「畢」者卑吉切,二字雙聲,則「髀」之作「」,乃為以雙聲字改易聲符之異體,故可收。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