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652A04652A04652A04652A04652A04652A04652
字號A04652正字 - 13 - 23 
說文釋形,馬名。从馬,僉聲。(魚窆切)
注音ㄧㄢˋ
漢語拼音yàn
釋義

1.  馬名。《說文解字.馬部》:「驗,馬名。」

2.  憑證、證據。《韓非子.顯學》:「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史記.卷六八.商君列傳》:「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王充《論衡佚文》:「望豐屋知名家,睹喬木知舊都。鴻文在國,聖世之驗也。」

3.  審核、證實。《呂氏春秋.審分覽.知度》:「有職者,安其職不聽其議;無職者,責其實以驗其辭。」《梁書.卷四一.列傳.劉孺》:「此亦威鳳一羽,足以驗其五德。」

4.  預期之功效。如:「效驗」。《淮南子.主術》:「驗在近而求之遠,故弗得也。」王羲之雜帖五〉:「鷹嘴爪炙入麝香,煎酥酒一盞服之,治痔有驗。」

5.  與預言相合。如:「應驗」、「屢試屢驗」。《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表說水旱小事,往往有驗。」

6.  病徵、徵候。《列子.湯問》:「二人曰:『願先聞其驗。』」《漢書.卷七七.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劉輔》:「臣聞天之所與,必先賜以符瑞;天之所違,必先降以災變,此神明之徵應,自然之占也。」

7.  察看、檢查。如:「驗血」、「驗屍」。《新唐書.卷二○九.酷吏列傳.郭弘霸》:「大夫魏元忠病,僚屬省候,弘霸獨後入,憂見顏間,請視便液,即染指嘗,疾輕重。」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

A04652
A04652-005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注音 ㄧㄢˋ
漢語拼音 yà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驗」之異體。「驗」之篆文,《說文解字.馬部》作「」段注本《說文解字.馬部》作「」,皆曰:「馬名,從馬僉聲。」今楷定通作「驗」(見《玉篇.馬部》)。

」字始見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為今日大陸通行之簡化字。按:「驗」之草書,書家或有作「」、「」者(王羲之。《草書大字典.馬部》引),而大陸學者乃據以楷定簡化作「」,字雖晚出,然既已通行,得視為異體,故可收。

A04652
A04652-004
部首筆畫  - 08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馬部》引〈金瓶梅〉等。


注音 ㄧㄢˋ
漢語拼音 yà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驗」之異體。「驗」之篆文,《說文解字.馬部》作「」,段注本《說文解字.馬部》作「」,皆曰:「馬名。從馬僉聲。」今楷定通作「驗」(見《玉篇.馬部》)。

」字始見《宋元以來俗字譜.馬部》引〈金瓶梅〉及〈嶺南逸事〉,而《俗書刊誤.卷三.去聲.豔韻》則曰:「驗,俗作『』,非。」按:驗,書家成有作「」者(董其昌。《中國書法大字典.馬部》引),其後楷定或誤作「」,然此字後人習用者眾,故《字彙.馬部》乃斷以為「驗」之俗字,可從,故可收。

A04652-001
部首筆畫  - 08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馬部》。


注音 ㄧㄢˋ
漢語拼音 yà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驗」之異體。「驗」之篆文,《說文解字.馬部》作「」、段注本《說文解字.馬部》作「」,皆曰:「馬名,從馬僉聲。」今楷定通作「驗」(見《玉篇.馬部》)。

」字始見《正字通.馬部》,曰:「俗『驗』字。」按:「驗」、「」,初視之,似為二字,然究其源,則實同也。夫「驗」,書家或有作「」者(董其昌。《中國書法大字典.馬部》引),其旁楷定乃誤作「念」,而與「驗」字形相去遠甚,故字書以為「俗」,信然也,其為異體無誤,故可收。

A04652
A04652-006
部首筆畫  - 08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角川漢和典.馬部》。


注音 ㄧㄢˋ
漢語拼音 yà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驗」之異體。「驗」之篆文,《說文解字.馬部》作「」,段注本《說文解字.馬部》作「」,皆曰:「馬名。從馬僉聲。」今楷定通作「驗」(見《玉篇.馬部》)。

」字僅見《角川漢和典.馬部》。並於「驗」字下曰:「『字体。」則「」乃「驗」之後出省體者,或為東瀛通行之字形。實則文人筆書,或有作「」者(翁玉春。《中國書法大字典.馬部》引),當即楷體「」之所本,則文獻雖是孤證,然字形猶可得而說,是為異體可從,故可收。

A04652
A04652-013-1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馬部》。

《漢.劉安.淮南子.卷十三.氾論》。


A04652
A04652-002
部首筆畫  - 13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去聲.豔韻.字》引〈白石神君碑〉。


注音 ㄧㄢˋ
漢語拼音 yà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驗」之異體。「驗」之篆文,《說文解字.馬部》作「」,段注本《說文解字.馬部》作「」,皆曰:「馬名。從馬僉聲。」今楷定通作「驗」(見《玉篇.馬部)。

」字始見《隸辨.去聲.豔韻》引<白石神碑>。按:「驗」從「僉」得聲,「僉」之篆文作「」,從,而碑文字形則將本作二人之「」改作四點之「」,當是書家筆勢之變也,後世俗寫亦多從之,則為異體信然,故可收。

A04652
A04652-007
部首筆畫  - 15 - 25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僉部》。

《四聲篇海.僉部》。


注音 ㄧㄢˋ
漢語拼音 yà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驗」之異體。「驗」之篆文,《說文解字.馬部》作「」,段注本《說文解字.馬部》作「」,皆曰:「馬名。從馬僉聲。」今楷定通作「驗」(見《玉篇.馬部》)。

」字僅《龍龕手鑑.僉部》及《四聲篇海.僉部》,曰:「俗,音。」(《四聲篇海》無「俗」字)按:依字書,「」與「驗」音同,然形體近似。夫「驗」從馬僉聲,而形聲字之形符、聲符本可左右改易者,故「」改「僉」於左是也。至若「馬」上多一「人」,恐是文人好奇求變而增體,此字書以為「俗」者也。

此字字書雖僅標音而無釋義,然字形猶可得而說,成為彼時之俗體,故可收。

A04652
A04652-009
部首筆畫  - 16 - 26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去聲.豔韻.字》引〈堯廟碑〉。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四.去聲.五十五豔.頁632.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五十七驗.魚窆切.頁628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三.去聲.二十二豔.頁556.上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五.兼下去聲.頁414.右
卷五.兼下去聲.頁414.右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