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名。為雄驢與雌馬交配所生,兼二者之長。耳長、鬃短、蹄小,尾端有一簇毛。體大、結實。耐力及抗病力皆強,力大,可負重行遠。《說文解字.馬部》:「騾,驢父馬母。」澤存堂本《玉篇.馬部》:「騾,驢父馬母所生也。」《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走了幾天,將到盧溝橋,只見對面一個人,騎了騾子來。」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馬部》。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卷十.經說下第四十三》。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宋體母稿異體字.馬部》。
澤存堂本《玉篇.馬部.字》。
《類篇.馬部》。
《字彙.馬部》。
《干祿字書.平聲》。
《經典文字辨證書.馬部》。
《正字通.馬部》。
「」為「騾」之異體。「騾」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馬部》:「驢父馬母者也。從馬聲。:或從羸。」依形隸定當作「」,惟今標準字作「騾」,楷定通作「騾」(《龍龕手鑑.馬部》)。「」字見《正字通.馬部》曰:「:本字。」蓋依《說文》小篆直接楷定耳。據此,「」為「騾」之異體,可從。
《集韻.平聲.戈韻》。
《彙音寶鑑.高下平聲》。
「」為「騾」之異體。「騾」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馬部》:「驢父馬母者也。從馬聲。:或從羸。」依形隸定當作「」,惟今標準字作「騾」,楷定通作「騾」(《龍龕手鑑.馬部》)。「」字見《字彙.馬部》曰:「:同。」蓋為《說文》或體之直接楷化耳。據此,「」為「騾」之異體,可從。
「」為「騾」之異體。「騾」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馬部》:「驢父馬母者也。從馬聲。:或從羸。」依形隸定當作「」,惟今標準字作「騾」,楷定通作「騾」(《龍龕手鑑.馬部》)。「」字見《正字通.馬部》曰:「:舊註同。……本作。」蓋偏旁「羊」形寫法小異耳。據此,「」為「騾」之異體,可從。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