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充裕、寬裕。段注本《說文解字.食部》:「餘,饒也。」《孟子.公孫丑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莊子.養生主》:「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2. 剩下、多出。《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侍酒於前,時賜餘瀝。」宋.王庭珪〈和周秀實家行〉詩:「先輸官倉足兵食,餘粟尚可瓶中藏。」 3. 殘留、將盡。如:「餘燼」。《後漢書.卷六五.皇甫張段列傳.段熲》:「費耗若此,猶不誅盡,餘孽復起,于茲作害。」晉.李密〈陳情表〉:「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 4. 不盡、未完。如:「心有餘悸」、「餘音繞樑」。《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路溫舒》:「蓋奏當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死有餘辜。」漢.張衡〈東京賦〉:「得聞先生之餘論,則大庭氏何以尚茲。」 5. 遺留。唐.戴叔倫〈屯田詞〉:「新禾未熟飛蝗至,青苗食盡餘枯莖。」宋.周邦彥〈浪淘沙慢.晝陰重〉詞:「弄夜色,空餘滿地梨花雪。」 6. 其他。如:「餘念」。《紅樓夢》第二回:「長名賈敷,至八九歲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賈敬襲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愛燒丹煉汞,餘者一概不在心上。」《紅樓夢》第四回:「三則公私冗雜,且素性瀟灑,不以俗務為要,每公暇之時,不過看書著棋而已,餘事多不介意。」 7. 某一事情、情況以外或以後之時間。如:「課餘」、「公餘」。《三國志.卷一三.魏書.鍾繇華歆王朗傳.王朗》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從學者云:『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唐.孟浩然〈行出東山望漢川〉詩:「雪餘春未暖,嵐解晝初陽。」 8. 大數目或度量單位等之零數。如:「三十有餘」、「年四十餘」。清.姚鼐〈登泰山記〉:「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紅樓夢》第二回:「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陞至蘭臺寺大夫,本貫姑蘇人氏,今欽點出為巡鹽御史,到任方一月有餘。」 9. 以後。如:「他虛心反省之餘,決心改過。」宋.朱熹〈和劉叔通懷遊子蒙之韻〉:「病餘我更無憀賴,勉為風懷一賦詩。」 10. 姓。如十六國時後燕有餘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