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587A04587A04587A04587A04587A04587A04587A04587A04587A04587A04587A04587
A04587
字號A04587正字 - 04 - 12 
說文釋形

「飲」《說文》作「」。
大徐本:,歠也。从欠,聲。凡之屬皆从,古文,从、水。,古文,从、食。(於錦切)
段注本:,歠也。从欠,酓聲。凡之屬皆从,古文,从今、水。,古文,从今、食。(於錦切)

注音(一)ㄧㄣˇ (二)ㄧㄣˋ
漢語拼音(一)yǐn (二)yìn
釋義

()ㄧˇ

1.  喝。如:「茹毛飲血」。《說文解字.部》:「,歠也。」《玉篇.食部》:「飲,咽水,亦歠也。」《論語.述而》:「飯疏食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周密《癸辛雜識續集上宋彥舉鍼法》:「邱嘗治消渴者,遂以酒酵作之而愈,皆出於意料之外。」

2.  可喝之流質食物。如:「冷飲」。《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元.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上.東遷道人》:「有道人結茅岸傍,備水,以施行者。」

3.  特指喝酒。如:「痛飲」、「對飲」。《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與趙王會,令趙王鼓瑟。」《紅樓夢》第二六回:「論理,我該陪幾杯纔是;只是今兒有一件大大要緊的事,回去還要見家父面回,實不敢領。」

4.  沒入、隱沒。《呂氏春秋.季秋紀.精通》:「養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飲羽,誠乎兕也。」《漢書.卷九二.游俠傳.朱家》:「然終不伐其能,飲其德。」唐.顏師古.注:「飲,沒也,謂不稱顯。」

5.  含忍、懷著。南朝梁.江淹〈恨賦〉:「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唐.蔣防《霍小玉傳》:「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韶顏稚齒,恨而終。」

()ㄧㄣˋ

將流質食物予人或動物喝。《詩經.小雅.綿蠻》:「飲之食之,教之誨之。」《禮記.檀弓下》:「寡人亦有過焉,酌而飲寡人。」

A04587
A04587-012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寑韻.飲字》引〈故民吳仲山碑〉。


A04587
A04587-001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楚辭.屈原.大招》。


注音 (1)ㄧㄣˇ (2)ㄧㄣˋ
漢語拼音 (1)yǐn (2)yìn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為「飲」之異體。「飲」,《說文解字.A04587-002部》篆體作「」,從欠酓聲。由篆文隸變作「A04587-002」。《楚辭.屈原.大招》云:「清馨凍。」〈王逸注〉:「,一作飲。」〈洪興祖補注〉:「《集韻》作A04587-002。」《中文大辭典.欠部》遂云:「,與飲同。」謹按:「A04587-002」之或作「」,乃以形似而衍也,故「」可收為「飲」之異體字。

A04587
A04587-002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五經文字.食部》。


注音 (1)ㄧㄣˇ (2)ㄧㄣˋ
漢語拼音 (1)yǐn (2)yìn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A04587-002」為「飲」之異體。「飲」,《說文解字.A04587-002部》曰:「,歠也。從欠酓聲。」由篆文隸變為「A04587-002」。《五經文字.食部》云:「A04587-002、飲:於錦反,上《說文》,經典相承隸省。」《玉篇.欠部》曰:「A04587-002,一錦切,古飲字。」故「A04587-002」為「飲」之異體字無疑。

A04587
A04587-003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零卷.欠部.字》。

《集韻.上聲.寑韻》。


注音 (1)ㄧㄣˇ (2)ㄧㄣˋ
漢語拼音 (1)yǐn (2)yìn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為「飲」之異體。「飲」,《說文解字.A04587-002部》篆體作「」,從欠酓聲。別出古文作「」,從今水。古文隸變作「」。《玉篇零卷.欠部》於「」下云:「古文為字,在水部,或為飲字,在食部。」《集韻.上聲.寑韻》曰:「A04587-002、飲、、酓:於錦切,《說文》:歠也。或從食,古作、酓。」故「」為「飲」之異體字無疑。

A04587
A04587-015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五.水部》。


A04587
A04587-004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寑韻》。


注音 (1)ㄧㄣˇ (2)ㄧㄣˋ
漢語拼音 (1)yǐn (2)yìn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為「飲」之異體。「飲」,《說文解字.A04587-002部》篆體作「」,從欠酓聲。隸定作「飲」。《集韻.上聲.寑韻》云:「A04587-002、飲、、酓:於錦切。《說文》:歠也。或從食。古作、酓。」《四聲篇海.水部》曰:「,烏錦切,古文飲。」故「」為「飲」之異體字無疑。

A04587-005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寑韻》。

《字彙補.水部》。


注音 (1)ㄧㄣˇ (2)ㄧㄣˋ
漢語拼音 (1)yǐn (2)yìn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為「飲」之異體。「飲」,《說文解字.A04587-002部》篆體作「」,從欠酓聲。隸定作「飲」。《集韻.上聲.寑韻》云:「A04587-002、飲、、酓:於錦切,《說文》:歠也。或從食。古作、酓。」《字彙補.水部》曰:「:於錦切,音引。《大內規制記》:內教之南有祥橋。又《集韻》:與飲同。或作,非。」謹按:《集韻》「」字即《字彙補》之「」字,蓋以筆勢之小異,「金」或有作「」者,故「」為「飲」之異體字無疑。

A04587
A04587-013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五.水部》。


A04587
A04587-016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五.水部》。


A04587
A04587-014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五.水部》。


A04587-017
部首筆畫  - 04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寢韻》。

《正字通.酉部》。

《漢語大字典.酉部》。


#「」另兼正字。

A04587
A04587-006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酉部》。


注音 (1)ㄧㄣˇ (2)ㄧㄣˋ
漢語拼音 (1)yǐn (2)yìn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為「飲」之異體。「飲」,《說文解字.A04587-002部》篆體作「」,從欠酓聲。隸定作「飲」。《四聲篇海.酉部》云:「,音飲,酒也。」《字彙補.酉部》曰:「:《字學指南》:與飲同。又《篇韻》:酒也。」《康熙字典.備考.酉部》因之。謹按:「A04587-002」本由篆文隸變而來,又因行款結構之小異,或作「」,故「」可收為「飲」之異體字。

A04587
A04587-007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酉部》。


注音 (1)ㄧㄣˇ (2)ㄧㄣˋ
漢語拼音 (1)yǐn (2)yìn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為「飲」之異體。「飲」,《說文解字.A04587-002部》篆體作「」,從欠酓聲。隸變作「A04587-002」。《五經文字.食部》云:「A04587-002、飲:於錦反,上《說文》,經典相承隸省。」《字彙補.酉部》曰:「,古文飲字,見《說文》。」《康熙字典.酉部》因之。謹按:「」亦為由篆文「」隸變之字,故可收為「飲」之異體字無疑。

A04587
A04587-008
部首筆畫  - 04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食部》。


注音 (1)ㄧㄣˇ (2)ㄧㄣˋ
漢語拼音 (1)yǐn (2)yìn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為「飲」之異體。「飲」,《說文解字.A04587-002部》篆體作「」,從欠酓聲;別出古文作「」。古文隸變為「」。《四聲篇海.食部》云:「,音飲。」《字彙.食部》曰:「,古文A04587-002字。」《正字通.食部》云:「,古文A04587-002,亦作。」謹按:「」乃從「」字易下形上聲之結構為左形右聲耳,故「」為「飲」之異體字無疑。

A04587
A04587-009
部首筆畫  - 04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寑韻》。


注音 (1)ㄧㄣˇ (2)ㄧㄣˋ
漢語拼音 (1)yǐn (2)yìn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為「飲」之異體。「飲」,《說文解字.A04587-002部》篆體作「」,從欠酓聲,別出古文作「」,古文隸變為「」。《集韻.上聲.寑韻》云:「A04587-002、飲、、酓:於錦切,《說文》:歠也。或從食,古作、酓。」《類.A04587-002部》曰:「A04587-002、歠也。從欠酓聲。凡A04587-002之類皆從A04587-002。或作飲,古作、酓。」故「」為「飲」之異體字無疑。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上聲.四十七寢.頁332.右
隸辨
卷六.偏旁.頁898.左
卷三.上聲.四十七寑.頁467.右
金石文字辨異
玉篇零卷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欠部.頁67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四十七寑.於錦切.頁444
去聲.八未.丘旣切.頁488
去聲.五十二沁.於禁切.頁622
顧氏補刊本.卷七.頁1008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上聲.二十七寑韻.頁110.左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三.a04587-002部.頁16.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古文字略.頁304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下.頁166
彙音寶鑑
卷一.金上上聲.頁55.左
卷一.金上上聲.頁55.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2: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