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吃、進餐。《說文解字.食部》:「飯,食也。」清.段玉裁.注:「食也者,謂食之也。此飯之本義也。引伸之,所食為飯。」《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也。」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四:「人但知杜少陵每飯不忘君;而不知其于友朋、弟妹、夫妻、兒女間,何在不一往情深耶?」 2. 予人食物吃。《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有一母見信飢,飯信。」 3. 餵飼動物。《莊子.田子方》:「百里奚爵祿不入於心,故飯牛而牛肥。」漢.鄒陽〈獄中上書自明〉:「甯戚飯牛車下,而桓公任之以國。」 4. 煮熟之穀類食物。如:「白米飯」、「稀飯」。《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及宣視事,詣府謁,宣設酒飯與相對,接待甚備。」《三國演義》第六回:「方纔聚集殘兵,正欲埋鍋造飯,只聽得四圍喊聲,徐榮伏兵盡出。」 5. 每天定時之正餐。如:「早飯」、「晚飯」。宋.王炎〈再用元韻因簡縣庠諸先輩〉詩:「書生卯飯動及午,薑糝菜絲煩自煮。」《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自從那日早起不見媳婦煮朝飯,潘婆只道,又是晏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