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577A04577A04577A04577A04577A04577A04577
字號A04577正字 - 09 - 18 
說文釋形大徐本:,風所飛楊〔揚〕也。从風,昜聲。(與章切)
段注本:,風所飛揚也。从風,昜聲。(與章切)
注音ㄧㄤˊ
漢語拼音yáng
釋義
  1. 隨風飛揚。段注本《說文解字.風部》:「颺,風所飛揚也。」漢.宋子侯〈董嬌饒〉詩:「纖手折其枝,花落何飄颺。」唐.許渾〈送客歸峽中〉詩:「江風颺帆急,山月下樓遲。」
  2. 高飛。如:「遠颺」。《後漢書.卷七五.劉焉袁術呂布列傳.呂布》:「譬如養鷹,飢即為用,飽則颺去。」《土風錄.卷三.鷂子》:「清明前後,兒童競放紙鳶,謂之鷂子。取其乘風高颺也。」
  3. 舟船徐行貌。《正字通.風部》:「颺,舟徐行貌。」晉.陶淵明〈歸去來辭〉:「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
  4. 顯揚。通「揚」。《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颺,子若無言,吾幾失子矣。」晉.杜預.注:「顏貌不揚顯。」宋.蘇軾〈南安軍學記〉:「故使樂工採其謳謠諷議之言,而颺之以觀其心。」
  5. 簸揚,去除穀物外皮。通「揚」。《晉書.卷五六.列傳.孫楚》:「簸之颺之,穅秕在前。」
  6. 拋、丟。《五燈會元.卷一九.東山覺禪師》:「颺下屠刀,立地成佛。」《聊齋志異.卷一.瞳人語》:「言已,掬轍土颺生。」
A04577
A04577-005
部首筆畫  - 13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風部.颺字》引〈魏北海王元詳墓誌〉。


A04577
A04577-004
部首筆畫  - 14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陽韻.字》引〈唐扶頌〉。


A04577
A04577-006
部首筆畫  - 14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颺字》引〈漢張表碑〉。


A04577
A04577-003
部首筆畫  - 08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陽韻.颺字》引〈馮煥碑陰〉。


A04577
A04577-002
部首筆畫  - 09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陽韻》。


注音 ㄧㄤˊ
漢語拼音 yáng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颺」之異體。颺,《說文解字.風部》:「,風所飛揚也。從風,昜聲。」《集韻.平聲.陽韻》收「颺」字,注云:「《說文》風所飛揚也。」《四聲篇海.風部》、《字彙.風部》都作「颺」。按:依《異體字例》:「凡昜形多作昜。」故「颺」當為「颺」之異體字。

A04577
A04577-001
部首筆畫  - 09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風部》。


注音 ㄧㄤˊ
漢語拼音 yáng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颺」之異體。颺,《說文解字.風部》:「,風所飛揚也。從風,昜聲。」《字彙補.風部》收「」,注云:「與颺同。」《康熙字典.備考、風部》「」下云:「《篇海類編》同颺。」《異體字手冊.七畫》以「」為「颺」之俗字。按:「」為「颺」之篆體楷化形,今既定「颺」為正字,故「」當為「颺」之異體字。

A04577
A04577-007
部首筆畫  - 09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風部》。

《重訂直音篇.卷五.風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隸字源
平聲.十陽.頁163.左
隸辨
卷二.平聲.十陽.頁222.左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陽.余章切.頁211
去聲.四十一漾.弋亮切.頁597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三.韻辨輯略.頁527.右
彙音寶鑑
卷四.姜下平聲.頁350.右
異體字手冊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18: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