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頸」之異體。《說文.頁部》
,云:「頭莖也,從頁巠聲。居郢切」。
「
」之字形,見於《隸辨.去聲.靜韻》引〈李翊夫人碑〉鳳延
泣交
。又《敦煌俗字譜.頁部》亦收此形。
以此知「
」同「頸」。然俗字或作「
」,或作「
」,當同指一字。證諸《宋元以來俗字譜》頸字有引〈古今雜劇〉、〈嶺南逸事〉字作「
」,有引〈嬌紅記〉字作「
」,均是頸之俗字。《佛教難字字典.頁部》頸,收「
」形。《敦煌俗字譜.頁部》、《精嚴新集大藏音.頁部》均以「頸、
」同字。
又據《異體字例》凡巠形多作
(
)。故以「
」為「頸」字之異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