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555A04555A04555A04555
字號A04555正字 - 07 - 16 
說文釋形大徐本:,首也。从頁,豆聲。(度侯切)
段注本:也。从A04536,豆聲。(度侯切)
注音(一)ㄊㄡˊ (二).ㄊㄡ
漢語拼音(一)tóu (二)tou
釋義

()ㄊㄡˊ

1.  人或動物頸處以上之部分。如:「人頭」、「牛頭」。《說文解字.頁部》:「頭,首也。」《淮南子.脩務》:「遂入不返,決腹斷,不旋踵運軌而死。」《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欲赴佗國奔亡,痛吾兩主使不通。故來服過,叩受罪大王。」《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梁鴻》:「常聞夫子欲隱居避患,今何為默默?無乃欲低就之乎?」

2.  頭髮或髮式。如:「剪頭」、「剃頭」、「平頭」。唐.杜甫〈春望〉詩:「白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紅樓夢》第一回:「那僧則癩跣腳,那道則跛足蓬,瘋瘋顛顛,揮霍談笑而至。」

3.  首領。如:「他喜歡做頭。」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或被分割隊伍,隸屬諸頭。」宋.趙升《朝野類要.卷一.故事.等子》:「等子之上,謂之忠佐軍,皆由百司人兵親兵及隨龍人年勞升為之。」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二折:「端的是佳人領袖,美女班。」

4.  頂端或末梢。如:「山頭」、「將那竹子頭削尖。」唐.杜甫〈後出塞〉詩五首之一:「千金買馬鞭,百金裝刀。」唐.白居易〈自覺〉詩二首之二:「結為腸間痛,聚作鼻辛。」唐.杜牧〈池州清溪〉詩:「何物賴君千遍洗,筆塵土漸無痕。」《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司馬懿引敗兵奮死突出重圍,佔住了山。」

5.  事情之端始或終點。如:「你先提個頭吧!」、「從頭開始」、「善惡到頭終有報」。唐.賈島〈不欺〉詩:「掘井須到流,結交須到。」宋.王炎〈清平樂.一盃椒醑〉詞:「三百六旬過了,明朝卻是年。」《喻世明言.卷一九.楊謙之客舫遇俠僧》:「知縣相公坐堂是個好日子,止望發順利。」《紅樓夢》第五回:「到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

6.  人之代稱。如:「冤大頭」。《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申蘭平日畢竟試得他老實,小心不過的。」《老殘遊記》第九回:「那老蒼進來問姑娘道:『申老爺行李放在什麼地方呢?』」《文明小史》第三○回:「伯集也是個老滑,聽他說總不肯迎上去。」

7.  方位:

(1)   表示上、中等方位。如:「街頭行人多」、「夜頭風起覺神來。」唐.杜甫〈題鄭十八著作丈〉詩:「窮巷悄然車馬絕,案乾死讀書螢。」唐.元稹〈壓牆花〉詩:「春來偏認平陽宅,為見牆拂面花。」唐.李山甫〈山中寄梁判官〉詩:「更無塵事心起,還有詩情象外來。」《三國演義》第二一回:「適見枝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張繡時,道上缺水,將士皆渴。」

(2)   表示邊、前等方位。如:「潯陽江頭」。《三國志.卷二六.魏書.滿田牽郭傳.田豫》:「豫將精銳自北門出,鼓譟而起,兩俱飛,出虜不意,虜眾散亂。」唐.杜甫〈兵車行〉:「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宋.歐陽修〈田家〉詩:「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

8.  最前的。如:「頭獎」、「頭幾排」。《三國演義》第六二回:「誰敢建功,去取二將寨柵?」《醒世恆言.卷二七.李玉英獄中訟冤》:「如今遺下許多短命賊種,縱掙得潑天家計,少不得被他們先拔籌。」《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魯小姐胎生的個小兒子,已有四歲了。」

9.  在先的。如:「頭兩天」。《醒世姻緣傳》第六一回:「再說狄婆子臨死頭一年,分給了狄希陳十封銀子,共五百兩。」《紅樓夢》第八一回:「我看你近來的光景,越發比頭幾年散蕩了;況且每每聽見你推病,不肯唸書。」

10.  賭博或交易中所抽取之錢財。如:「抽頭」。元.張國賓《羅李郎》第一折:「急急光陰似水流,剛求百計搜。使行錢,在城打著課。」《水滸傳》第三八回:「小張乙道:『討頭的,拾錢的,和那把門的,都被他打倒在裡面。』」

11.  物體殘餘部分。如:「請把那塊布頭兒拿來看看!」

12.  兩種動作同時進行時,用「一頭」以為副詞。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三折:「既是這等,待我一頭開門,一頭念詩你聽咱。」《清平山堂話本.陳巡檢梅嶺失妻記》:「巡檢一頭行,一頭哭。」

13.  當量詞:

(1)   計算牛、驢、騾、羊、豬等牲畜或似頭之物之單位。如:「一頭牛」、「三頭羊」、「兩頭蒜」。《平妖傳》第三回:「只見一頭大角鹿,在坡下吃草,那鹿見有人來便跑。」《紅樓夢》第四○回:「劉姥姥道:『一個蘿蔔一頭蒜。』眾人又笑了。鴛鴦笑道:『湊成便是一枝花。』」

(2)   計算事情之單位。如:「一頭好親事」。《水滸傳》第四五回:「只要證盟懺疏,也是了當一頭事。」《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如今到有一親事,不知你可情願?」

().ㄊㄡ

當詞尾用:

(1)   接名詞。如:「拳頭」、「舌頭」。《薛仁貴征遼事略》:「今兵兩向放過石去,在上又用石打,再閃過,爭奈嶺上矢石如雨!」《儒林外史》第二回:「撒了一地的雞骨、鴨翅膀、魚刺、瓜子殼。」《紅樓夢》第四一回:「有木的杯取個子來,便失了手掉了地下也打不了。」

(2)   接動詞。如:「說頭」。《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小僧果與新荷有奸,一時念差了,供招是實。」《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耐心坐坐,若轉得快時,便是沒想了,他若好意留款,必然有些齎發,明日顧個轎兒抬你去。」《西遊記》第六九回:「好獃子,倒也有些論!既如此說,你兩個護持在此,等老孫去問他個名號,好與國王救取金聖宮來朝。」

(3)   接形容詞。如:「準頭」。《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若是弄得到手,連你們也帶挈得些甜。」《西遊記》第三二回:「好大聖,你看他弄個虛,把眼揉了一揉,揉出些淚來。」《文明小史》第五三回:「人家得了他的甜,自然把他捧鳳凰一般捧到東,捧到西。」

(4)   接方位詞。如:「上頭」、「外頭」。唐.齊己〈觀李涼處士畫海濤〉詩:「葉撲仙槎擺欲沉,下應是驪龍窟。」《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前走的還跑了幾個,後走的,反被前的拉住,一時跑不脫。」《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對門這茶館後就是你們生員們寫狀子的行家,你要寫就進去寫。」

A04555-001
部首筆畫  - 02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海峽兩岸簡體字研究.國共先後所頒佈的簡體字簡化字異同對照一覽表》:「頭」作「」。


注音 (1)ㄊㄡˊ (2).ㄊㄡ
漢語拼音 (1)tóu (2)tou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為「頭」之異體。《說文解字.頁部》云:「,首也,從頁豆聲。」隸定後作「頭」。在居延漢簡中,有省寫作「」(居圖三五41.11A),當是草書簡省所致。東晉.王獻之草書亦有寫作「」(《歷代書法字彙.頁部》引),可與漢簡形體印證。民國二十四年教育部所頒布之簡體字中,「頭」作「」,即是據此草寫取形。今大陸亦取「」作為「頭」之簡化字。文獻上既然可證「」、「頭」之對應關係,收「」為「頭」之異體可也。

A04555
A04555-002
部首筆畫  - 04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示部》。

《字彙補.示部》。

《中文大辭典.示部》。


A04555-007
部首筆畫  - 00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頁部》引〈目連記〉等。


#「」另兼正字。

A04555
A04555-008-1
部首筆畫  - 06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頁部》。


#「C16127」另兼正字。
=>C11196」之異體。

A04555
A04555-004
部首筆畫  - 08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頭字》引〈前燕馬遠越造墓塼銘〉。


A04555
A04555-003
部首筆畫  - 09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頁部.頭字》引〈齊靜明造象記〉。

《中華字海.頁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九侯.頁213.左
平聲.十九侯.頁213.左
隸辨
卷二.平聲.十九侯.頁300.左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九侯.徒侯切.頁271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三.沽下平聲.頁232.右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5: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