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ㄐㄧㄤ
1. 拴繫馬匹之繩索。如:「脫韁野馬」。段注本《說文解字.糸部》:「韁(韁),馬紲也。」《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可解馬韁繩接連,拴縛帝腰,放下船去。」。《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那驢散了韁轡,隨他打滾,好不自在。」
2. 束縛、限制。《漢書.卷一○○.敘傳上》:「今吾子已貫仁誼之羈絆,繫名聲之韁鎖。」宋.柳永〈夏雲峰.宴堂深〉詞:「醉鄉歸處須盡興,滿酌高吟。向此免,名韁利鎖,虛費光陰。」
(二)ㄍㄤ,ㄐㄧㄤ之又音。
〔關鍵文獻〕
《彙音寶鑑.姜上平聲》。
《漢語大字典.糸部》。
《廣韻.平聲.陽韻》。
《六書正譌.平聲.陽唐韻》。
「繮」為「韁」之異體。韁,段注本《說文解字.糸部》篆作「」,云:「馬紲也。從糸,畺聲。」《玉篇.革部》:「韁,居羊切,馬緤。亦作繮。」《廣韻.平聲.陽韻》:「繮,馬組。韁,上同。」《集韻.平聲.陽韻》:「繮,《說文》:『馬紲。』或從革。」《六書正譌.平聲.陽唐韻》:「繮,馬紲也。從糸,畺聲。俗作韁。」《正字通.糸部》:「繮,通作韁。」按:據《說文》則「繮」為「韁」之本字。今標準字體以「韁」為正字,故「繮」可收為異體。
《龍龕手鑑.糸部》。
《康熙字典.糸部》。
《宋元以來俗字譜.革部》引〈目連記〉。
《宋元以來俗字譜.革部》引〈太平樂府〉。
《玉篇零卷.糸部.繮字》。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