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背上之騎墊。即馬鞍。《說文解字.革部》:「鞌(鞍),馬鞁具也。」《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李廣》:「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馬解鞍!』」南朝宋.鮑照〈代東武吟〉:「肌力盡鞍甲,心思歷涼溫。」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唐.白居易〈和高僕射罷節度讓尚書授少保分司喜遂遊山水之作〉詩:「鞍轡鬧裝光滿馬,何人信道是書生。」
2. 地名。春秋時齊地,故址約位於今大陸地區之山東省濟南市。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宋元以來俗字譜.革部》引〈古今雜劇〉等。
《四聲篇海.革部》。
《五經文字.革部》。
「」為「鞍」之異體。《說文解字.革部》篆作「」,云:「馬鞁具也。從革從安。烏寒切」。
《五經文字.革部》,俗作鞍。《玉篇.革部》,馬,今作鞍。《集韻.平聲.寒韻》,或書作鞍。《正字通.革部》,鞍本字。
「」、「鞍」實同字也,此橫直異結亦漢字演變之常。今以「鞍」為楷體通行之正字,故收本字「」為異體也。
《明.佚名.紅梨花記.卷上.第二齣》。
《明.陸華甫.雙鳳齊鳴記.上卷.第十一折》。
《漢語大字典.馬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