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種天然青色染料,以藍草葉子浸水加石灰沉澱而成。或稱為「靛青」、「藍靛」、「藍澱」。《老殘遊記》第二回:「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九命奇冤》第九回:「易行在這裡,天天出去,恐怕被他們教壞,……在省城同他謀一個粗工生活,叫他去做,橫豎在家裡也是窮,工錢是不必計較的,好叫他離了靛缸,染不著顏色。」
2. 藍色與紫色混合而成之顏色。如:「彩虹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個顏色。」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七.青部》。
「」為「靛」之異體。「靛」字不見於《說文》,《集韻.去聲.霰韻》云:「靛:以藍染也。」《字彙.青部》作「」、《正字通.青部》作「」,今作「靛」,《重訂直音篇.卷七.青部》以「」為「靛」之俗字。謹按:凡從「定」之字,以筆勢之小異,亦或作「」,故「」可收為「靛」之異體字。
《字彙.青部》。
「」為「靛」之異體。若據篆體,「青」之小篆《說文解字.青部》作「」,云:「東方色也。木生火。從生丹。」依篆隸定,可作「」。然後代楷書多習作「青」,不遂與日月之「月」無別。今既以「靛」為正,則「」可為異體,如《字彙.青部》「靛」之字頭即作「」。凡從「青」之字多見如此情形。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