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
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
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
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
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
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
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A04497
字號A04497正字 - 16 - 24 
說文釋形
「靈」《說文》作「」。
大徐本:,靈巫以玉事神。从玉,霝聲。或从巫。(郎丁切)
段注本:,巫也。以玉事神。从王,霝聲。或从巫。(郎丁切)
注音ㄌㄧㄥˊ
漢語拼音líng
釋義

1.  神鬼之代言人;或代人祈禱,求鬼神賜福、解決問題之人。《說文解字.玉部》:「,靈巫,以玉事神。」《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漢.王逸.注:「靈,謂巫也。」

2.  泛指鬼或神。《詩經.商頌.殷武》:「赫赫厥聲,濯濯厥靈。」唐.孔穎達.正義:「其見尊敬如神靈也。」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下.黔遊日記二》:「此山靈招我,不可失也。」

3.  魂魄。《楚辭.屈原九章.哀郢》:「羌靈魂之欲歸兮,何須臾而忘反。」南朝梁.江淹〈待罪江南思北歸賦〉:「願歸靈於上國,雖坎軻而不惜身。」清.林覺民〈與妻訣別書〉:「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汝旁也,汝不必以無侶悲。」

4.  對死者之尊稱,亦泛指與死者有關之事物。《後漢書.卷六五.皇甫張段列傳.張奐:「措屍床,幅巾而已。」《金瓶梅》第八回:「教王婆報恩寺請了六個僧,在家做水陸超度武大,并天晚夕除靈。」

5.  靈柩簡稱。《紅樓夢第一一○回:「擇了吉時成殮,停靈正寢。」《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那口靈就拱在堂屋正中,姑娘跪在靈右,候著還禮。」

6.  保佑。《國語.吳語》:「孤豈敢自多,先王之鍾鼓,寔式靈之。」

7.  神妙、奇異。《漢書.卷一○○.敘傳上》:「及其長而多靈,有異於眾,是以王武感物而折券,呂公睹形而進女。」南朝宋.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

8.  應驗,能實現祈求之事或預測之事。《水滸傳第一回:「他是額外之人,四方顯化,極是靈驗。」《老殘遊記》第四回:「你老不信,試試我的話,看靈不靈?」

9.  最精明能幹者、具靈性不同於凡物者。《書經.泰誓上》:「惟人,萬物之靈。」《禮記.禮運》:「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10.  泛指人或生物。唐.杜荀鶴〈再經胡城縣〉詩:「今來縣宰加朱紱,便是生靈血染成。」《西遊記》第三五回:「你一個妖精的性命捨不得,似我師父、師弟、連馬四個生靈,平白的吊在洞裡,我心何忍!」

11.  明曉事理。如:「冥頑不靈」。《莊子.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12.  精神、性情。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若乃綜述性靈,敷寫器象。」明.袁宏道〈敘小修詩〉:「大都獨抒性,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

13.  機敏、不呆滯。如:「機靈」、「心靈手巧」。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滇遊日記一三》:「無霓裳而骨節皆靈,掩鮫綃而丰神獨迥。」

14.  美好、善。《廣韻.平聲.青韻》:「靈,善也。」晉.潘岳〈閑居賦〉:「竹木蓊藹,靈果參差。」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記〉:「靈跡勝概,靡不周覽。」

15.  姓。如戰國晉有靈輒。

A04497
A04497-064
部首筆畫  - 13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唐景教流行中國碑〉。


A04497
A04497-144-1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口部》。

《中文大辭典.口部》。


#「C01155」另兼正字。

A04497
A04497-001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口部》。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段注本《說文解字.玉部》云:「,巫也。以玉事神,從王,霝聲。或從巫。」《字彙補.口部》云:「,同靈。」《康熙字典.備考.口部》則云:「,《五音篇海》同靈。」《中文大辭典.口部》所述與《康熙字典》同。《漢語大字典.口部》則引《字彙補》云:「,同靈。」考「」字當是「靈」字簡化及訛誤,上偏旁省去「雨」,下偏旁「巫」訛成「坐」也。故可收。

A04497
A04497-063
部首筆畫  - 19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唐左光祿大夫段瑗墓誌〉。


A04497
A04497-034
部首筆畫  - 03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雨部》。


A04497
A04497-032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戶部》。


A04497
A04497-002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戶部》。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四聲篇海.戶部》云:「,古文,音靈。」《字彙補.戶部》云:「,古文靈字。」《康熙字典.戶部》、《中文大辭典.戶部》均引〈字彙補〉以「」為「靈」之古文。《漢語大字典.戶部》云:「,同靈。《改併四聲篇海.戶部》引《川篇》:『,古文,音靈。』《字彙補.戶部》:『,古文靈字。』」故可收。

A04497
A04497-003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戶部》。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龍龕手鑑.戶部》云:「,古文,音靈。」《四聲篇海.戶部》同。《字彙補.戶部》云:「,古文靈字,,同上。」《中文大辭典.戶部》、《漢語大字典.戶部》均承引之。則「」為「靈」之古文。

A04497-004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雨部》引〈通俗小說〉等。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宋元以來俗字譜.雨部》引〈通俗小說〉、〈古今雜劇〉、〈三國志平話〉、〈太平樂府〉、〈嬌紅記〉、〈白袍記〉、〈東記〉、〈目連記〉、〈金瓶梅〉、〈嶺南逸事〉「靈」字皆有作「」字者,則知「」為宋元以來,「靈」之俗字。按:《廣韻.平聲.青韻》云:「,《字類》云:『小熱貌。』」《字彙.火部》亦云:「,離呈切,音陵,小熱貌。」則知「」與「靈」本二字。《正字通.火部》云:「,訛字。舊註訓同,改音陵,誤。又俗靈字,省作,非。」則知「」以音陵,而與「靈」同音同用,致成正俗字也。

A04497
A04497-005-1
部首筆畫  - 17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疋部》。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字彙補.疋部》云:「,與靈同。《廣雅》五帝廟,蒼曰府。」王念孫《廣雅疏證.釋宮》云:「《隋書.宇文愷傳》、《史記.五帝紀》索隱、正義、《文選.顏延之〈曲水詩序〉》注、《初學記》、《太平御》,各本靈訛作。」據王念孫疏證,可知「」為「靈」之訛字,唯訛字散見,不得不視為「靈」之異體也。「靈」之異體也。「靈」訛為「」,當是「巫」、「疋」形近故也。

A04497
A04497-080
部首筆畫  - 14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魏杜文雅造象記〉。


A04497
A04497-006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虍部》。

《隸辨.平聲.青韻.字》引〈帝堯碑〉。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字彙補.虍部》云:「,與靈同。見《漢碑》。」考《隸辨.平聲.青韻》引〈帝堯碑〉云:「,造立廟。按:靈從霝,霝從雨,碑變從虍。〈東海廟碑〉:『凡尊祇。』、〈唐扶頌〉:『祇瑞應。』靈皆作。」考〈東海廟碑〉字形原作「」,《字彙補》引錄變形作「」,「」併為「」,係楷隸間常見也。故可收。

A04497
A04497-007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青韻》。


=>」之異體。

注音 (一)ㄌㄧㄥˊ (二)(1)ㄨ (2)ㄨˊ
漢語拼音 (一)líng (二)(1)wū (2)wú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

」為「靈」之異體。音ㄌˊ。《集韻.平聲.青韻》云:「靈,古作。」《康熙字典.言部》、《中文大辭典.言部》、《漢語大字典.言部》均引《集韻》,定「」為「靈」之異體字。

()

=>」之異體。

A04497
A04497-039
部首筆畫  - 04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青韻.靈字》引〈五代後周顯德五年舍利銅塔銘〉。


A04497
A04497-052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隋杜乾緒造象〉。


A04497
A04497-140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齊宋顯伯造塔銘〉。


A04497
A04497-050-1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唐王君妻梁氏墓誌〉。


A04497
A04497-113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魏王夫人元華光墓誌〉。


A04497
A04497-041-1
部首筆畫  - 06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隋寇奉叔墓誌〉。


A04497
A04497-008-1
部首筆畫  - 06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青韻.靈字》引〈唐內侍李輔光墓志〉。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青韻.靈字》引〈唐內侍李輔光墓誌〉「靈」作「」。四部備要本《集韻.平聲.青韻》:「靈,俗作。」《中華字海.雨部》云:「,同靈。見《敦煌俗字譜》。」考《敦煌變文集.父母恩重經講經文》:「只管於家弄性,爭知門外傳聲譽。」故可收。

A04497
A04497-051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唐任紫宸墓誌〉。


A04497
A04497-100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隋嚴元貴墓誌〉。


A04497-010-1
部首筆畫  - 07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青韻.字》引〈王稚子闕〉。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隸辨.平聲.青韻.字》引〈王稚子闕〉云:「漢故先侍御史,按:『即字,復變從。』」《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青韻.靈字》引〈東魏武定二年邑主造像頌〉云:「山。」《角川漢和典.雨部》云:「,舊字體作靈。」《中文大辭典.雨部》云:「,靈之簡字。」故可收。

A04497
A04497-094
部首筆畫  - 07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唐張君夫人秦氏墓誌〉。

《中華字海.雨部》。


A04497
A04497-121-1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漢三公山碑〉。


A04497
A04497-098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雨部》。


A04497
A04497-101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隋孔河陽都尉墓誌〉。


A04497
A04497-120-1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雨部》引〈古今雜劇〉。


A04497
A04497-117
部首筆畫  - 08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雨部》。


A04497
A04497-141
部首筆畫  - 08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雨部》。

《佛教難字字典.雨部》。

◎「」,今標準字體作「」。


#「C15605」另兼正字。
=>」之異體。

A04497
A04497-015
部首筆畫  - 08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雨部》。

《玉篇.雨部.字》。


=>」之異體。

注音 (二)ㄌㄧㄥˊ (一)(1)ㄌㄧㄢˊ (2)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二)líng (一)(1)lián (2)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

」為「靈」之異體。音ㄌˊ。《龍龕手鑑.雨部》云:「,音零,三同。」《玉篇.雨部》云:「,魯丁切,古文靈。」則知「」亦「靈」字也。

()

=>」之異體。

A04497
A04497-028
部首筆畫  - 08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苻秦廣武將軍□產碑〉。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苻秦廣武將軍□產碑〉「靈」作「」。按:為碑文異體。故可收。

A04497
A04497-122
部首筆畫  - 09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青韻.字》引〈楊君石門頌〉。


A04497-009
部首筆畫  - 09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雨部.字》。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齊宋顯造塔銘〉錄有「」字。《龍龕手鑑.雨部》云:「,音零。」《玉篇.雨部》云:「,魯丁切,古文靈。」其後《集韻.平聲.青韻》、《類篇.雨部》、《四聲篇海.雨部》、《字彙.雨部》、《正字通.雨部》、《康熙字典.雨部》、《中文大辭典.雨部》、《漢語大字典.雨部》等書均云「」為「靈」之古文。《異體字字典》收「」為「靈」之異體,可信。「」,《玉篇》魯丁切,《集韻》郎丁切,今音為「ㄌˊ」。

A04497
A04497-071
部首筆畫  - 09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青韻.靈字》引〈東魏比邱洪寶造像銘〉。


A04497
A04497-011-1
部首筆畫  - 09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雨部》。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字彙補.雨部》云:「,古文靈字。亦作雷。」《康熙字典.雨部》、《中文大辭典.雨部》、《漢語大字典.雨部》均引《字彙補》以「」為「靈」之古文。

A04497
A04497-119
部首筆畫  - 09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青韻.字》引〈堯廟碑〉。


A04497
A04497-040
部首筆畫  - 09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雨部》引〈嶺南逸事〉。

《漢語大字典.雨部》。


A04497
A04497-044
部首筆畫  - 10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青韻.字》引〈郯令景君闕銘〉。


A04497
A04497-133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齊法義優婆姨等造象頌〉。


A04497
A04497-042-1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魏杜安遷造象記〉。


A04497
A04497-012-1
部首筆畫  - 10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雨部》。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字彙補.雨部》云:「,《道藏》靈字。」《康熙字典.雨部》、《中文大辭典.雨部》、《中華字海.雨部》承引之。故可收。

A04497
A04497-072
部首筆畫  - 10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偽周文林郎楊訓墓誌〉。


A04497
A04497-061
部首筆畫  - 11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漢景君碑陰〉。


A04497
A04497-144
部首筆畫  - 11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齊牛景悅等造石浮圖記〉。


A04497
A04497-142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青韻.靈字》引〈廣漢屬國侯李翊碑〉。


A04497
A04497-053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青韻.靈字》引〈北魏張猛龍碑〉。


A04497
A04497-075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二十四畫.靈字》引〈魏賈景墓誌〉。


A04497
A04497-103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魏元始和墓誌銘〉。


A04497
A04497-102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魏新興王元弼墓誌〉。


A04497
A04497-123
部首筆畫  - 12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青韻.字》引〈唐公房碑〉。


A04497
A04497-055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青韻.靈字》引〈唐永徽元年造像記〉。


A04497
A04497-125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魏元始和墓誌〉。


A04497
A04497-114-2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魏元維墓誌〉。


A04497
A04497-090
部首筆畫  - 12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唐李謇墓誌〉。

《中華字海.雨部》。


A04497
A04497-110
部首筆畫  - 12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齊武平五年殘造塔記〉。

《中華字海.雨部》。


A04497
A04497-118
部首筆畫  - 12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青韻.字》引〈夏堪碑〉。


A04497
A04497-023
部首筆畫  - 12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漢武梁祠題箋字〉。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漢武梁祠題箋字〉「靈」作「」。按:此當為「巫」訛成「土」故也。故可收。

A04497
A04497-095
部首筆畫  - 12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雨部》引〈東記〉等。


A04497
A04497-014
部首筆畫  - 12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雨部》。

《玉篇.雨部.字》。


=>」之異體。

注音 (二)ㄌㄧㄥˊ (一)(1)ㄌㄧㄢˊ (2)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二)líng (一)(1)lián (2)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

」為「靈」之異體。音ㄌˊ。《龍龕手鑑.雨部》云:「,音零,三同。」《玉篇.雨部》云:「,魯丁切,古文靈。」則「」亦「靈」字也。

()

=>」之異體。

A04497
A04497-107
部首筆畫  - 13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漢景君碑陰〉。


A04497
A04497-067
部首筆畫  - 13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魏嵩岳靈廟碑〉。

《六朝別字記新編.嵩高靈廟碑》。

《中華字海.雨部》。


A04497
A04497-115
部首筆畫  - 13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青韻.靈字》引〈北魏孝昌二聖石像記〉。


A04497
A04497-091
部首筆畫  - 13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青韻.靈字》引〈北齊武平五年造像〉。

《中華字海.雨部》。


A04497
A04497-013-1
部首筆畫  - 13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玉部》。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說文解字.玉部》以「」為正篆,從玉霝聲,以「靈」為或篆,從巫,蓋「靈」乃「巫以玉事神」,從玉從巫,各隨其意。後世以「靈」篆通行,遂為正字,則「」自為其異體也。

A04497
A04497-045
部首筆畫  - 14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青韻》。

◎「」,今標準字體作「」。


#「C15681」另兼正字。
=>N00451」之異體。

A04497
A04497-062
部首筆畫  - 14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青韻.字》引〈李翊夫人碑〉。


A04497
A04497-106
部首筆畫  - 14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魏寇霄墓誌〉。


A04497
A04497-043
部首筆畫  - 14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魏充華盧令媛墓誌〉。


A04497
A04497-056
部首筆畫  - 14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隋張禮墓誌〉。


A04497
A04497-037
部首筆畫  - 14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青韻》。

《四聲篇海.玉部》。

《中華字海.雨部》。


#「N00451」另兼正字。

A04497
A04497-068
部首筆畫  - 14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青韻.靈字》引〈東魏王雙虎造像記〉。


A04497
A04497-016
部首筆畫  - 14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青韻.靈字》引〈無極山碑〉。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漢隸字源.平聲.青韻.靈字》引〈無極山碑〉「靈」作「」。按:「巫」作偏旁,於隸書或作「」、「」、「」,此隸書異體字也。故可收。

A04497
A04497-046
部首筆畫  - 14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俗書刊誤.卷一.平聲.庚韻》。


A04497
A04497-074
部首筆畫  - 15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魏穆亮墓誌〉。


A04497
A04497-135
部首筆畫  - 15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魏陽城洪懋造象〉。


A04497
A04497-066
部首筆畫  - 15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青韻.靈字》引〈東魏武定二年造象頌〉。

《中華字海.雨部》。


=>C15692」之異體。

A04497
A04497-018
部首筆畫  - 15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唐周公祠碑〉。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唐周公祠碑〉作「」。此字亦見載於《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青韻》及《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故可收。

A04497
A04497-111
部首筆畫  - 15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魏元公夫人薛氏墓誌〉。


A04497
A04497-026
部首筆畫  - 16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青韻.靈字》引〈史晨祠孔廟奏銘〉。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隸辨.平聲.青韻》引〈衡方碑〉云:「采嘉石,樹碑。」作「」。《漢隸字源.平聲.青韻》引〈史晨祠孔廟奏銘〉作「」。按:當是漢隸省「雨」作「」。故可收。

A04497
A04497-136
部首筆畫  - 16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唐李定品靈廟文〉。


A04497
A04497-027-1
部首筆畫  - 16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魏程哲碑〉。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魏程哲碑〉「靈」作「」。《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佛教難字字典.雨部》所載皆同。按:此為魏碑省「雨」作「」故也。故可收。

A04497
A04497-069
部首筆畫  - 16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青韻.靈字》引〈東魏李洪演造像頌〉。


A04497
A04497-025
部首筆畫  - 16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青韻》。


#「C15692」另兼正字。

注音 ㄌㄧㄥˊ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集韻.平聲.青韻》云:「靈,古作,郎丁切。」《類篇.雨部》字形作「」,古文,與「」近。《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下引〈唐李定品靈廟文〉作「」,其字形亦為「」之變。故知「」為「靈」之古文,當係字形訛誤之異體。

#「」另兼正字。


#「C15692」另兼正字。
A04497
A04497-019
部首筆畫  - 16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魏元侔墓誌〉。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下引〈魏元侔墓誌〉作「」,而《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青韻.靈字》下引〈唐歐陽詢醴泉銘〉作「」,字形與之近。按:「靈」下從「巫」,其異體下作「」者,蓋碑刻異文也。

A04497
A04497-021
部首筆畫  - 16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符盛胡夫人墓誌〉。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符盛胡夫人墓誌〉作「」。《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青韻.靈字》引〈北魏孝昌二聖石像記〉作「」,字形與之接近。按:「靈」下從「巫」訛作「」。故可收。

A04497
A04497-020
部首筆畫  - 16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魏元公夫人薛氏墓誌〉。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魏元公薛氏墓誌〉作「」。字亦見載於《中華字海.雨部》。按:「」蓋為「靈」之訛變。故可收。

A04497
A04497-022
部首筆畫  - 17 - 2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晉當利里社殘碑〉。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佛教難字字典.雨部》云:「靈,或作。」按:從「巫」之靈,訛成從「」,致成「」字也。《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晉當利里社殘碑〉靈作。《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所載同。故可收。

A04497
A04497-109-1
部首筆畫  - 17 - 2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魏元公夫人薛氏墓誌〉。


A04497
A04497-024
部首筆畫  - 17 - 2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魏廉富及子天長造義井佛像記〉。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魏廉富及子長造義井佛像記〉「靈」作「」。《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佛教難字字典.雨部》、《中華字海.雨部》「靈」下所載皆同。故可收。

A04497
A04497-017
部首筆畫  - 18 - 26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青韻.靈字》引〈北齊姜纂造像記〉。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靈」之異體。音ㄌˊ。《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青韻.靈字》引〈北齊姜纂造像記〉云:「夫暉西沒。」即靈字。《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唐周夫人墓誌〉作。按:「」亦見載於《偏類碑別字.雨部》,出處同《金石文字辨異》。

A04497
A04497-128
部首筆畫  - 19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靈字》引〈齊比丘惠瑍造象〉。


A04497
A04497-073
部首筆畫  - 19 - 2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隋羊本墓誌〉。


A04497
A04497-124
部首筆畫  - 20 - 2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雨部.靈字》引〈宋爨龍顏碑〉。

《中華字海.雨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隸字源
平聲.十五青.頁190.右
平聲.十五青.頁191.左
隸辨
卷二.平聲.十五青.頁267.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平聲.頁8.左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五青.郎丁切.頁244
四部備要本.平聲.頁8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平聲.九青韻.頁61.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十八庚.頁547.上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平聲.頁220.左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上.頁12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下平聲.頁181.左
卷二.經下平聲.頁181.左
卷二.經下平聲.頁181.左
卷二.經下平聲.頁181.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1: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