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彩相合。《說文解字.衣部》:「雜,五彩相合。」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五色雜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 2. 以形容不單純、不純粹。如:「複雜」、「雜種」。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故知霜露所均,不育異類;姬漢舊邦,無取雜種。」 3. 混合、摻入。如:「摻雜」、「夾雜」。《漢書.卷九.元帝紀》:「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柰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清史稿.卷二六七.列傳.蕭永藻》:「開山發礦,多人群聚,良莠淆雜,臣通飭嚴禁。」 4. 混亂。《禮記.曲禮上》:「男女不雜坐,不同椸枷。」《後漢書.卷三九.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趙咨》:「法度衰毀,上下僭雜。」 5. 瑣碎、繁亂。如:「雜務」、「雜亂」、「繁雜」。《易經.繫辭下》:「其稱名也,雜而不越。」《梁書.卷四六.列傳.杜崱》:「以霸先既非貴素,兵又猥雜。」 6. 以形容非正項者。如:「雜支」、「雜糧」。《宋書.卷六.孝武帝本紀》:「東境去歲不稔,宜廣商貨。遠近販鬻米粟者,可停道中雜稅。」 7. 以表示不同類者。如:「雜燴」、「南北雜貨」。《水滸傳》第六回:「自明日為始掌管,並不許閒雜人等入園攪擾。」《醒世恆言.卷一三.勘皮靴單證二郎神》:「你是收買雜貨的,卻有一件東西在此,胡亂賣幾文與小廝買嘴喫。」 8. 國劇裡不重要之腳色,扮演供役使奔走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