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446A04446A04446A04446A04446A04446A04446A04446A04446A04446A04446A04446A04446
A04446A04446A04446A04446A04446A04446A04446
字號A04446正字 - 14 - 17 
說文釋形,蔽也。从C03863聲。(於謹切)
,匿也,象曲隱蔽形。凡乚之屬皆从乚。讀若隱。(於謹切)
注音(一)ㄧㄣˇ (二)ㄧㄣˋ
漢語拼音(一)yǐn (二)yìn
釋義

()ㄧㄣˇ

1.  藏匿。《說文解字.阜部》:「隱,蔽也。」《易經坤卦》:「《文言》曰: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唐.李白〈安陸白兆山桃花巖寄劉侍御綰〉詩:「樹雜日易隱,崖傾月難圓。」

2.  遮瞞。如:「直言不隱」。《論語.子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一牛之失,則隱而不言,五羊之獲,則指為勞績。」

3.  幽微精深處。《易經.繫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春秋推見至隱,易本隱之以顯。」

4.  潛藏不露、幽而不顯。如:「隱疾」、「隱性」。《晉書.卷七五.列傳.王湛》:「初有隱德,人莫能知,兄弟宗族皆以為癡。」《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這婦人氣質是個不良之人,必有隱情。那小孩子不肯說破,是個孝子。我必要剖明這一件事。」

5.  謎語。《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齊威王之時喜隱。」唐.司馬貞.索隱:「喜隱,謂好隱語。」唐.李公佐《謝小娥傳》:「余備詳前事,發明文,暗與冥會,符於人心。」

6.  憐憫、同情。《孟子.梁惠王上》:「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7.  痛苦。如:「難言之隱」。《國語.周語上》:「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8.  窮困。《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政自之出久矣,隱民多取食焉。」

9.  詳細考量。《管子.禁藏》:「是故君子上觀絕理者,以自恐也。下觀不及者,以自隱也。」唐.尹知章.注:「隱,度也。度己有不及之事當效之也。」

10.  威重的樣子。《後漢書.卷一八.吳蓋陳臧列傳.吳漢》:「吳公差彊人意,隱若一敵國矣!」

11.  姓。如三國吳有隱蕃。

()ㄧㄣˋ

憑據、倚靠。《禮記.檀弓下》:「既葬而封,廣輪揜坎,其高可隱也。」漢.鄭玄.注:「隱,據也。」

A04446-001
部首筆畫  - 00 - 01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部.字》。


=>」之異體。

注音 (二)(1)ㄧㄣˇ (2)ㄧㄣˋ (一)ㄧˇ
漢語拼音 (二)(1)yǐn (2)yìn (一)yǐ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

」為「隱」之異體。隱,《說文解字.阜部》:「,蔽也。從A04401-003聲。」,《說文解字.部》:「,匿也,象曲隱蔽形。……讀若隱。」《玉篇.部》「」下云:「於近切,匿也。今作隱。」《字彙.乙部》「」下亦云:「于謹切,音隱,匿也。今作隱。」《正字通.乙部》「」下云:「隱本字。」《康熙字典.乙部》「」下云:「《玉篇》古文隱字。」《彙音寶鑑.巾上上聲》「」下云:「匿也。今作隱也。」按:「」當為「隱」之本字,《說文》時已分化為二形,今「隱」行而「」廢,「」當為「隱」之異體字。

()

=>」之異體。

A04446
A04446-023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上聲.隱韻》。


A04446
A04446-027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爪部》。

《中文大辭典.爪部》。


#「C06932」另兼正字。

A04446
A04446-025
部首筆畫  - 03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彙音寶鑑.巾上上聲》。


A04446
A04446-022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阜部.隱字》引〈唐翟惠隱墓誌〉。

《中華字海.阜部》。


A04446
A04446-009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阜部.隱字》引〈常岳等百人造象記〉。


A04446
A04446-016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零卷.阜部.字》。


A04446
A04446-003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隱字》引〈梁瘞鶴銘〉。


注音 (1)ㄧㄣˇ (2)ㄧㄣˋ
漢語拼音 (1)yǐn (2)yì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隐」為「隱」之異體。隱,《說文解字.阜部》:「,蔽也。從A04401-003聲。」《碑別字新編.十七畫》引〈梁瘞鶴銘〉「隱」作「隐」。《宋元以來俗字譜.阜部》引〈目連記〉、〈嶺南逸事〉「隱」皆作「隐」。《漢語大字典.阜部》「隐」下云:「隱的簡化字。」《中華字海.阜部》「隐」下說同。按:「隐」為「隱」之俗省寫法。依《異體字例》,凡「」形多作「急」,故「隐」當為「隱」之異體字。

A04446
A04446-011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阜部.隱字》引〈唐王仲建墓誌〉。


A04446
A04446-010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阜部.隱字》引〈唐孔子廟堂碑〉。

《敦煌俗字譜.阜部.隱字》引〈中4.23.上9〉。


A04446
A04446-017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阜部》引〈古今雜劇〉。


A04446
A04446-008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吻韻.隱字》引〈唐呂秀巖景教流行碑〉。


A04446
A04446-014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隱字》引〈魏比丘僧造象〉。

《中華字海.阜部》。


A04446
A04446-024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七畫.隱字》引〈唐杜孚墓誌〉。


A04446
A04446-004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上聲》。


注音 (1)ㄧㄣˇ (2)ㄧㄣˋ
漢語拼音 (1)yǐn (2)yì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隱」之異體。隱,《說文解字.阜部》:「,蔽也。從A04401-003聲。」《干祿字書.上聲》收「」字,注中以為乃「隱」之俗體。《字學三正.體製上.俗書簡畫者》有云:「隱,俗作。」《字彙.首卷.從古》「隱」下亦云:「俗作。」《正字通.首卷.從古》「隱」下說同。按:「隱」之俗省或作「」;依《異體字例》,凡「」形多作「」,故「」當為「隱」之異體字。

A04446-002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隱韻.隱字》引〈靈臺碑〉。


注音 (1)ㄧㄣˇ (2)ㄧㄣˋ
漢語拼音 (1)yǐn (2)yì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隱」之異體。隱,《說文解字.阜部》:「,蔽也。從A04401-003聲。」《漢隸字源.上聲.隱韻》引〈靈臺碑〉,隱作「」,《隸辨.上聲.隱韻》亦引〈衡方碑〉之「」即「隱」字。《干祿字書.上聲》以為「」通「隱」字。《中文大辭典.阜部》「」下云:「隱之俗字。《宋元以來俗字譜》隱,〈取經詩話〉作。」《漢語大字典.阜部》「」下云:「同隱。《宋元以來俗字譜.阜部》:隱,〈取經詩話〉、〈嬌紅記〉作。」按:「」為「隱」之隸省寫法,其後俗寫亦作「」,故「」當為「隱」之異體字。

A04446
A04446-005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隱韻.隱字》引〈李翕析里橋郙閣頌〉。


A04446
A04446-006
部首筆畫  - 11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隱韻.隱字》引〈梁相孔耽神祠碑〉。


A04446
A04446-012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阜部.隱字》引〈唐泗州剌史趙本質妻溫氏墓誌〉。


A04446
A04446-007
部首筆畫  - 14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隱韻.隱字》引〈國三老袁良碑〉。


A04446
A04446-015
部首筆畫  - 15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隱字》引〈魏高舉墓誌〉。


A04446
A04446-013
部首筆畫  - 15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隱字》引〈魏青州剌史元湛墓誌〉。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上聲.十九隱.頁281.左
上聲.十九隱.頁282.右
隸辨
卷三.上聲.十九隱.頁392.左
卷六.偏旁.頁938.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上聲.頁9.左
五經文字
a04401-003部.頁45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佩觿
卷下.頁36.左
卷下.頁40.左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十九隱.倚謹切.頁358
上聲.十九隱.倚謹切.頁358
上聲.十九隱.倚謹切.頁358
去聲.二十二稕.於刃切.頁543
去聲.二十四焮.於靳切.頁545
平聲.二十一欣.於斤切.頁132
上聲.十九隱.倚謹切.頁358
去聲.二十四焮.於靳切.頁545
去聲.二十五願.於建切.頁548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三.上聲.十九隱.頁52.右
六書正譌
上聲.十二吻隱韻.頁89.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二.上聲.八軫.頁550.上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上聲.頁235.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四.巾上上聲.頁325.左
卷四.巾上上聲.頁325.左
檢字表.阜部.頁185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1: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