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445A04445A04445A04445A04445A04445
字號A04445正字 - 13 - 16 
說文釋形,阻難也。从,僉聲。(虛檢切)
注音ㄒㄧㄢˇ
漢語拼音xiǎn
釋義

1.  阻難。《說文解字.阜部》:「險,阻難也。」《左傳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甲冑,跋履山川,踰越阻。」

2.  地勢險惡之要塞。如:「天險」、「無險可守」。《孟子.公孫丑下》:「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唐.杜甫〈上白帝城〉詩:「公孫初恃險,躍馬意何長。」

3.  地形危峻,不平坦。如:「險坡」。《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列傳》:「群車方奔乎險路,安能與之齊軌?」《明史.卷一九四.列傳.喬宇》:「宇嚴為警備,而談笑自如。時攜客燕城外,密察地險易,置戍守。」

4.  危險。如:「險局」、「險象環生」、「脫離險境」。《漢書.卷七七.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蓋寬饒》:「用不訾之軀,臨不測之,竊為君痛之。」清張景祁〈酹江月樓船望斷〉詞:「回憶鳴鏑飛空,猋輪逐浪,脫真奇絕。」

5.  無法預料安危成敗之事或可能。如:「冒險」、「鋌而走險」。《禮記.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紅樓夢》第五四回:「那園子裡也須得他看看。燈燭花炮最是耽險的。」

6.  意外災害之保險。如:「壽險」、「火險」、「車險」。

7.  邪惡狠毒、陰沉難測。如:「陰險」。《三國志.卷五○.吳書.妃嬪傳.吳主權潘夫人》:「性險妒容媚,自始至卒,譖害夫人等甚眾。」《朱子語類卷二二論語四學而篇下》:「良善之人,自然易直而無詐,猶俗言白直也。」

8.  幾乎、差一點。如:「險勝」、「險遭毒手」。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眼底空留意,尋思起就裡,險化做望夫石。」清.方成培《雷峰塔》第二六齣:「奈他法力高強,險被擒拏,幸虧借水遁來到臨安。」

A04445
A04445-007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阜部.險字》引〈秘24.085.右9〉。


=>」之異體。

A04445-003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琰韻》。


#「」另兼正字。

注音 ㄒㄧㄢˇ #ㄒㄧㄢˇ
漢語拼音 xiǎn #xiǎ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嶮」為「險」之異體。「險」之篆文作「」,《說文解字.A04401-003部》:「阻難也。從A04401-003僉聲。」今楷定通作「險」(《玉篇.阜部》)。「嶮」字始見《玉篇.山部》,曰:「魚檢切。山嶮。」而《玉篇零卷.山部》則作「」,與「嶮」無別。又《廣韻.上聲.琰韻》「嶮」下曰:「嶮巇。」又曰:「嶮,山不平。」意謂山高峻不平,與「阻難」義通。按:「險」從A04401-003,段注本《說文解字.A04401-003部》:「,大陸也,山無石者。象形。」段注云:「『山』下曰:『有石而高。象形。』此言『無石』以別於『有石』者也。……山與A04401-003同而異也。」同者,乃土地高而大也;異者,一有石一無石是也。然「土」、「石」義近可通,故「崩」之古文從「A04401-003」作「」(《說文解字.山部》)是也。職是,《集韻.上聲.琰韻》乃以「嶮」為「險」之或體,《字彙.山部》、《正字通.山部》皆云:「同『險』。」信然也,故可收。


#「」另兼正字。
A04445-001
部首筆畫  - 13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石部》。

《字彙.石部》。

《正字通.石部》。


注音 ㄒㄧㄢˇ
漢語拼音 xiǎ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險」之異體。「險」之篆文作「」,《說文解字.A04401-003部》:「阻難也。從A04401-003僉聲。」今楷定通作「險」(見《龍龕手鑑.阜部》、《玉篇.阜部》)。「」字始見《龍龕手鑑.石部》,僅記其音讀曰:「虛撿反。」而《字彙.石部》、《正字通.石部》皆曰:「同『險』。」按:「險」從A04401-003,段注本《說文解字.A04401-003部》:「A04401-003,大陸也,山無石者。象形。」段注:「『山』下曰:『有石而高。象形。』此言『無石』以別於『有石』者也。……山與A04401-003同而異也。」同者,乃土地高而大也;異者,一有石一無石是也。然土、石義近可通,故「崩」之古文從「A04401-003」(即「」。《說文解字.山部》)是也。依此,則從石之「」,與從A04401-003之「險」同為一字可信,故可收。

A04445
A04445-005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注音 ㄒㄧㄢˇ
漢語拼音 xiǎ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險」之異體。「險」之篆文作「」,《說文解字.A04401-003部》:「阻難也。從A04401-003僉聲。」今楷定通作「險」(見《龍龕手鑑.阜部》、《玉篇.阜部》)。「」字始見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為大陸通行之簡化字。此字字書雖晚出,然文人書家之作「險」,已有筆畫簡省作「」(顏真卿)、「」(王獻之)、「」(李東陽。俱見《中國書法大字典.阜部》收),此或大陸簡化之本者也。此字形雖簡省忒甚,然以其有據,為異體可收,故可收。

A04445
A04445-008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阜部》引〈目連記〉。


A04445
A04445-004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角川漢和典.阜部》。


注音 ㄒㄧㄢˇ
漢語拼音 xiǎ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險」之異體。「險」之篆文作「」,《說文解字.A04401-003部》:「阻難也。從A04401-003僉聲。」今楷定通行作「險」(見《龍龕手鑑.阜部》、《玉篇.阜部》)。「」字始見《角川漢和典.阜部》,而於「險」下曰:「『字体。」則「」乃「險」之新造字,為東瀛之通用者。按:「險」從「僉」,僉乃從,而「」乃省併「」作「」、「」作「人」,當是書寫求其便捷之俗者也(《宋元以來俗字譜.阜部》引〈目連記〉作「」可證),字雖晚出,然為異體可從,故可收。

A04445
A04445-009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阜部》引〈三國志平話〉等。


A04445
A04445-002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上聲.琰韻.字》引〈孔宙碑〉。


注音 ㄒㄧㄢˇ
漢語拼音 xiǎ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險」之異體。「險」之篆文作「」,《說文解字.A04401-003部》:「阻難也。從A04401-003僉聲。」今楷定通作「險」(見《龍龕手鑑.阜部》、《玉篇.阜部》)。「」字始見《隸辨.上聲.琰韻》引〈孔宙碑〉及〈魏孔羨碑〉。按:「險」從僉,僉從,今碑文字形改二人之「」為四點之「」,當是筆勢便捷之改易者也,是為一字無疑,故可收。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隸字源
上聲.五十琰.頁334.右
上聲.五十琰.頁335.左
隸辨
卷三.上聲.五十琰.頁471.右
玉篇零卷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二十八銜.魚銜切.頁297
上聲.五十琰.虛檢切.頁452
上聲.五十琰.居奄切.頁452
上聲.五十琰.巨險切.頁452~453
上聲.五十二儼.希埯切.頁455
上聲.五十三豏.所斬切.頁456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彙音寶鑑
卷五.兼上上聲.頁405.左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7: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