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409
字號A04409正字 - 05 - 08 
說文釋形,險也。从,且聲。(側呂切)
注音ㄗㄨˇ
漢語拼音
釋義

1.  險要之地。如:「天阻」、「險阻」。《說文解字.部》:「阻,險也。」漢.班固〈西都賦〉:「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晉書.卷一一二.苻生載記》:「據天之固,策三秦之銳。」

2.  依恃、依仗。《左傳.隱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唐.孔穎達.正義:「阻,恃諸國之兵以求勝。」晉.潘岳〈馬汧督誄〉:「蠢蠢犬羊,阻眾陵寡。」

3.  妨礙、隔斷。如:「阻隔」、「阻礙」。唐.杜甫〈遣興〉詩五首之五:「煙塵阻長河,樹羽成皋間。」《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十齣》:「一雙兩美,我也成忔戲。幾曾間,兩下分離。」

4.  艱險難行。《文選.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八上.滇遊日記八》:「以壁削路阻,不得達。」

5.  推辭、拒絕。如:「推三阻四」。《詩經.邶風.谷風》:「既阻我德,賈用不售。」明.高明《琵琶記.伯喈小姐賞月》:「今夜中秋,月色可愛,我請你玩賞一番,你沒事,推做什麼?」

6.  懷疑、疑惑。《左傳.閔公二年》:「是服也,狂夫阻之。」晉.杜預.注:「阻,疑也;言雖狂夫猶知有疑。」三國魏.嵇康〈與呂長悌絕交書〉:「足下陰自阻疑,密表繫都。」

A04409-001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山部》。


#「」另兼正字。

注音 ㄗㄨˇ #(1)ㄐㄩˇ (2)ㄑㄩ
漢語拼音 zǔ #(1)jǔ (2)qū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岨」為「阻」之異體。阻,《說文解字.A04401-003部》篆體作「」,險也,從A04401-003且聲;而岨,《說文解字.山部》篆體作「」,石戴土也,從山且聲。二字原本不同。但《龍龕手鏡.山部》云:「岨,七余反,山戴土也;又莊所反,與阻同。」《集韻.上聲.語韻》亦以「阻、岨」並列,云:「壯所切,《說文》險也,或從山。」則岨又為阻之異體,其後《字彙.山部》「岨」下云:「又與阻同。」又為《佛教難字字典.阜部》所收,既見諸文獻,乃予以收錄。


#「」另兼正字。
A04409
A04409-002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語韻.阻字》引〈費鳳別碑〉。

《中國書法大字典.阜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隸字源
上聲.八語.頁258.右
上聲.八語.頁258.右
隸辨
卷三.上聲.八語.頁364.左
金石文字辨異
玉篇零卷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八語.壯所切.頁330
去聲.九御.莊助切.頁492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三.沽上上聲.頁225.左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