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柵欄、木欄。《說文解字.門部》:「閑,闌也。」《周禮.夏官.虎賁氏》:「舍則守王閑。」《漢書.卷四八.賈誼傳》:「今民賣僮者,為之繡衣絲履偏諸緣,內之閑中。」 2. 養馬之處、馬廄。《周禮.夏官.校人》:「天子十有二閑,馬六種。邦國六閑,馬四種。」《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龍馬、閑駒、橐泉、騊駼、承華五監長丞。」 3. 防範、閉止。《書經.畢命》:「雖收放心,閑之惟艱。」漢.揚雄《太玄經.卷一.閑》:「閑其藏,固珍寶。」唐.劉禹錫〈天論上〉:「建極閑邪,人之能也。」 4. 規範、法度。《論語.子張》:「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清.譚嗣同《仁學》卷二四:「治亂之大閑,閑於此也。」 5. 大。《詩經.商頌.殷武》:「松桷有梴,旅楹有閑,寢成孔安。」三國魏.曹植〈七啓〉:「閑顯軒敞,雲屋晧旰。」 6. 熟習、通曉。通「嫻」。《孟子.滕文公下》:「閑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閑於進對,尤善述前事,每言及三輔長者至閭里少年皆可觀。」 7. 通「閒」。 (1) 空暇無事、清悠。如:「悠閑」、「空閑」。三國魏.曹植〈雜詩〉六首之六:「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閑。」晉.陶淵明〈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中〉詩:「閑居三十載,遂與塵事冥。」 (2) 閒置。《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廟中只有一個老尼,閑房倒也有幾間。 (3) 安靜。如:「閑靜」。漢.傅毅〈舞賦〉:「夫何皎皎之閑夜兮,明月爛而施光。」晉.孫綽〈遊天台山賦〉:「於是遊覽既周,體靜心閑。」 |